【讀音】dài
【戴姓來源】
1、出自子姓。以謚號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裁,春秋時,宋國戴公(公元前709一前766年在位)死后,宋武公司空繼位。其支子(非嫡長子)以王父(祖)的謚號“戴”為氏。
2、以國為氏。春秋時有戴國,在今河南省蘭考縣,隱公十年(公元前713年)亡于鄭國,其族人以原國名“戴”為氏。見于《左傳》及《通志·氏族略》所載。
據《郡望百家姓》云;戴氏望出譙郡。《姓氏考略》云:望出譙郡,廣陵,清河。
[1]譙郡。東漢建安年間(公元196-219年)將沛國分置譙郡。相當于今安徽、河南二省之間地區,治所譙縣,在今安徽省毫(bo)縣。
[2]廣陵。原為戰國時楚國廣陵邑,東漢(公元一世紀)改為廣陵郡。故址在今江蘇省揚州市一帶。
[3]清河。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清河郡。相當于今河北省清河至山東省臨清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