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新聞資訊 >> 瀏覽開封

徘徊朱仙鎮

2012/7/12 11:56:11 點擊數: 【字體:

 
    歷史成就了朱仙鎮,但最終朱仙鎮的輝煌也隨歷史而去。今時今日的“四大名鎮之首”早已沒有了當年的雄風,卻沉陷在變與不變的悖論之中。朱仙鎮振興的雄心依然,但長路漫漫。

    說起朱仙鎮,人們自然會想起其中國古代四大商業重鎮之一的名頭,但拂去歲月塵埃,其他三鎮即漢口鎮、佛山鎮和景德鎮已經發展為現代大都會,而曾為四大名鎮之首的朱仙鎮依然維持著村頭鎮尾的尷尬地位。

    當你第一次來到朱仙鎮的時候,如果沒有當地人的指引,你很難一下就找到為其贏得盛名的年畫的蹤跡經營年畫的幾家鋪子稀稀拉拉地分布在近幾年才修建而成的年畫一條街上,門廳冷落,如果沒有抬頭看到門頭“××老店”招牌的提示,你很難想到自己已經走在了朱仙鎮年畫最集中的一條街上。

    這不免令人失望,并很容易讓人想起“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句話。不過,這句話或許并不客觀,當你真正走進這些為數不多的老店里,去領略朱仙鎮年畫的歷史、制作過程及每一幅年畫里所蘊含的故事和文化,你或許就不會再用當今商品經濟的理念去審視它、要求它,而是讓商品的歸商品,文化的歸文化。

    木版年畫之源

    來到朱仙鎮,不能不看年畫,這里被譽為“中國木版年畫鼻祖”。

    年畫起源于民間貼門神的習俗。門神的文化淵源可以一直追溯到秦漢時期,自從神荼、郁壘被奉為門神,兩千年來,先民們就把歲尾驅邪捉鬼、祈福禳災貼門神,視為保障來年門宅之內,福泰安康的大事。

    到了趙匡胤坐江山的宋朝,太祖、徽宗一個喜歡賞畫,一個嗜好繪畫,一時間宮廷民間,不論雅俗,競相效仿;于是雕版印刷術成全了年畫的普及和傳播,用木板雕刻拓印的門畫大量上市以應市求。至靖康二年,金兵攻破汴京,縱火搶劫,致使商業蕭條,木版年畫也隨之蕭條。

    南宋遷都杭州,畫工、雕版匠人隨之南行,木板年畫的技藝,便跟隨流亡的皇帝和躲避鐵騎的難民,一路被傳播到江浙及其他各地。今天聲名遠播的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河北武強、江蘇桃花塢等地的年畫,無一不是從開封、朱仙鎮起源的。

    有一部分藝人流落到了距開封不遠的朱仙鎮,他們借著運糧河的便利,重整旗鼓再開張,使朱仙鎮成為木板年畫生產、銷售的重鎮,朱仙鎮木板年畫從此名聲大噪。到了明末清初乃至乾隆年間,隨著朱仙鎮商業的發達,木版年畫業也達到了鼎盛時期,鎮上的年畫作坊達300多家,產品遠銷日本、緬甸、泰國、印度等國。后來朱仙鎮越居華夏“四大名鎮”之首,大概與此不無關系。

    時至清末,特別是咸豐以后,穿流朱仙鎮的賈魯河因年久失修,河床淤塞,水運受阻。原先四通八達的朱仙鎮,逐漸變成閉塞的死角。民國年間,隨著物美價廉的石印、膠印“月份牌”年畫的興起和發展,朱仙鎮木版畫業最終只剩40多家商鋪慘淡經營。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間,不少年畫店祖傳下來的雕版被集中起來燒掉。

    尹國全是朱仙鎮遠近聞名的天成老店的第五代傳人,“文化大革命”期間焚燒掉的雕版大都是他家的,當時共從他家拉走了5000多塊祖傳雕版,其中有1000多套被人偷偷拉到了開封博物館,才得以保存下來。

    傳承之困

    與其他繪畫和年畫不同,朱仙鎮木版年畫獨具自己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朱仙鎮的木版年畫不但具有極高的藝術收藏價值,而且極具觀賞價值,包括魯迅在內的許多名人都曾收藏過朱仙鎮的木版年畫。 至今,在上海魯迅紀念館中仍然珍藏著26張朱仙鎮古版年畫。

    但事實上,直到今天,朱仙鎮年畫還未能走出發展的困境。走遍整個朱仙鎮,只有7家店鋪尚在制作經營年畫。有人用“塌陷”形容朱仙鎮木版年畫目前的處境。

    據了解,在開封朱仙鎮、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江蘇桃花塢“四大年畫”中,一張江蘇桃花塢的普通年畫賣到300多元,一幅天津楊柳青的普通長卷賣到好幾千元,而盛名在外的朱仙鎮木版年畫有的僅賣幾元錢一張。(原標題:徘徊朱仙鎮)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企業觀察家(2012-07-1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