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夫婦安家文化名城開封制作毛筆闖牌子
2013/3/11 18:21:5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一提到“浙商”,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東南沿海的浙江大老板,他們住豪宅、開名車。然而有這樣一對“浙商”夫婦,他們的生活簡單樸實,做的是出售自制手工毛筆的營生。
3月7日10許,記者來到了位于開封府旁邊的這家筆莊。店主是來自浙江湖州的姜洪標和周芬夫婦。丈夫姜洪標29歲,妻子周芬27歲,已在開封經營筆莊2年多了。湖州人善制筆,湖筆與徽墨、宣紙、端硯并稱為“文房四寶”,周芬的祖輩便制作毛筆,他倆對在開封闖牌子有信心。
說是筆莊,其實不過是個面積還不足5平方米的小店面,除去房間里堆放的毛筆、宣紙,同時站3個人,便會覺得緊張逼仄。店門口還有個長兩三米的攤子,上面整齊碼放著大大小小、各式各樣近百種毛筆。有狼毫筆、羊毛筆、石獾毛筆、牛耳毛筆、雞毛筆……周芬的店鋪門口,懸掛著一張風干的黃鼠狼皮。這東西記者也是頭一次見到。她捏著黃鼠狼的尾巴笑著說:“狼毫筆就是用這家伙尾巴上的毛做的,是黃鼠狼的狼,可不是灰狼的狼。”
一有客人駐足攤前,女主人周芬便站起來招呼。周芬是典型的南方人,身材嬌小,皮膚白皙,講話的語氣柔柔的,卻透著股精明和能干。一問一答之間,周芬向顧客保證“筆尖不掉毛”,“不過你們要會保存才行,筆不能一直濕著,那就肯定掉毛了”。
“這些純手工毛筆,制作成本比大批量機械化生產的毛筆要高出不少,但是價錢賣的卻并不算貴。通常只賣二三十塊錢,便宜的十幾塊錢,毛好的貴一點,也不過百十塊錢。”周芬一邊說著,一邊忙著手里的活,她握著3支毛筆,在事先做好的膠里不停地搗動,進行毛筆“上膠”的這道工序。靠手藝吃飯不容易,丈夫姜洪標到省會鄭州去推銷自家的毛筆了,周芬則留在家照顧筆莊的生意,沒有顧客的時候,就在這間小小的店面里制作毛筆。
“做毛筆是細工,心不靜的人是坐不住的。我們的同鄉,有的就坐不住,出去尋別的活計了。”周芬說道,“我們也去過西安、洛陽,手藝人嘛,到處闖,哪兒能賺錢就去哪兒。我們能在開封安定下來,也是因為這是座文化名城,有一些熱愛傳統文化、喜好書法的人。”
正說著,來了兩位老者,專程來給初學書法的孫子選一支兼毫筆,看樣子是店里的常客,和周芬十分熟絡。“現在的人太浮躁了,這樣的工藝又累又賺不到錢,沒有什么人愿意學。能買到手工制作的好毛筆不容易啦。”“是啊,從前咱開封還有個邱文成筆莊,當年關門停業的時候我還專門跑去買了兩支收藏嘞!”兩位老者不由地感嘆。
臨別前周芬對記者說:“其實我們的利潤并不高,最好的時候一天也就賣四五百塊錢,不好的時候一天十幾塊也是有的。不過我們會繼續堅持做下去,因為我和我老公都覺得還是有人需要我們的,或者說開封這座城市需要我們。”(原標題:浙江夫婦安家文化名城開封制作毛筆闖牌子)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開封日報(201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