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新聞資訊 >> 瀏覽開封

文化開封:“文化惠民”給力“幸福開封”

2013/8/28 15:26:50 點擊數: 【字體:

文化開封:“文化惠民”給力“幸福開封”

    核心提示

    黨的十八大強調,“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要“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近年,開封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以文化活動激活文化資源,以文化活動帶動文化惠民,有效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 

    以文化活動激活文化資源    

    文化,是開封的符號;文化,是開封的靈魂。在開封,文化資源是文化活動取之不竭的寶藏。那么,在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過程中,如何喚醒沉睡的文化資源,充分發揮其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呢?開封的做法是,開展高品位的群眾性文化活動,用文化活動挖掘開封文化資源寶藏。    

    借助清明文化節、宋詞樂舞文化周、岳飛文化周、端午文化周、菊花文化節、龍文化周等一系列文化活動的開展,以及對龍亭公園、清明上河園、鐵塔公園等景區資源的深度提升,我市對傳統文化和歷史資源的挖掘不斷深入,一大批幾近失傳的文化藝術形式得以發揚光大,這不僅豐富了群眾文化活動的內涵,為其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和素材,也將“文化惠民”提升至文化傳承高度。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5月2日上午,在第二屆中國開封宋詞樂舞展演周開幕式上,由開封市二十七中的學生帶來的宋詞吟唱,感染了眾多臺下的觀眾。該校學生王紫霄說:“為了當天的表演,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排練了十幾天。通過吟唱的方式體驗、感悟宋詞,還是第一次。”    

    宋詞是一種音樂文學,其產生發展以及創作流行,都與當時的宋代音樂有直接關系。時至今日,宋詞的樂譜流傳下來的不多。開封作為宋文化的發祥地和傳播地,宋詞是它的文化符號、城市符號,傳承弘揚大宋文化,挖掘再現宋詞音樂,開封責無旁貸。開封人民經過多年的挖掘,讓宋詞樂舞重新登上了現代社會的舞臺,向世人呈現了宋代的民俗風情,再現了宋代的文化風貌。    

    借助宋詞樂舞文化周等活動的影響,宋詞吟誦已經成為許多市民和中小學校日常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開封市不少學校,吟誦宋詞、學習宋文化已蔚然成風。開封市二十七中校長宋祥山告訴記者:“我校將宋文化傳承作為一項重要教育目標,不僅建起了展示經典宋詞、汴京八景的宋文化墻和宋文化長廊,還成立了宋詞樂舞社團,有100多名學生參加,學校還將把宋文化傳承作為校本課程進行開發。”    

    借助群眾文化活動提供的廣闊平臺,開封盤鼓找到了廣闊的施展舞臺,現如今,開封盤鼓已在許多村莊、社區扎下根來,成為群眾在節日活動中表達美好愿望的最常見藝術形式。經過多年的精心收集整理,并借助清明文化節等文化活動平臺的大力宣傳推介,大相國寺梵樂的影響力不斷擴大,100多首梵樂,汲取了民樂和宮廷音樂的精華,傳承、創新相結合,結合現代樂器演奏技巧,讓空靈舒緩的梵樂重現輝煌,在國內外受到廣泛關注和好評。 

    為文化活動打上惠民印記

    6月22日上午,烈日當空,酷暑難耐,鐵塔公園門前廣場卻依然擠滿了人,在這里,一場高質量的文化演出正在進行。在這之后的一個月內,圍繞荷花這一主題,中國開封第十屆荷花藝術節大型實景演出、根雕奇石展、光影水墨畫作品展、精品荷花展等文化活動全面展開,景區內4個展區、11個布展景點、200多個精品荷花品種、2000余盆盆栽荷花,在炎炎夏日為市民游客送上消夏文化大餐。    

    荷花文化節是繼清明文化節、宋詞樂舞文化周、岳飛文化周、端午文化周、菊花文化節、龍文化周等節會活動之后,我市精心打造的第七個大型主題文化活動。一連串的文化活動,不僅充分發揮了開封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也讓“文化惠民”呈現一片繁榮景象。    

    開放性、參與性、群眾性的發展思路,為開封各項文化活動打上了惠民的印記,也使其真正成為人民的節日。以2013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為例,它舉辦的30余項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動,涉及人員數以萬計,其中以群眾自發、自愿形式組織起來的占絕大多數。本屆清明文化節期間,開幕式、大巡游、亞洲巨星演唱會、《大宋·東京夢華》實景演出、中國(開封)首屆民間工藝美術展及“山花獎”評選活動、尚意書風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清明梵樂表演、優秀全民健身系列專場展演、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展演、緬懷祭奠先烈先賢活動、踏春相親交友活動……在兩大類33項活動匯成的節日盛宴里,既有群眾游客參與性極強的民俗體驗活動,也有業界普遍關注的頂級展覽、演藝活動;既有最傳統、最“開封”元素的集中展示,也有最時尚、最流行元素的融合和吸納;無論是慕名而來的外地游客,還是土生土長的開封人,都能在這里得其所樂。    

    在清明文化節大巡游活動中,參加踏春巡游的范圍也由去年的主要旅游景區演藝人員,擴大到全市相關縣區的宋裝愛好者,人數也增加到1200多人,演出涵蓋了開封優秀的傳統民間游藝節目,包括趙匡胤、包拯、楊家將、岳家軍、大臣及衙役形象展示,盤鼓、馬隊、高蹺、梵樂、武術、花車、非遺展示,舞龍、石鎖、嗩吶、旱船、宋詞朗誦、“傾城計劃”志愿者宋服方隊等民俗表演。整個活動穿越城區最繁華的地段,以開放式的舞臺集中展示獨具開封特色的民俗文化,吸引沿街數萬名市民游客爭相觀看。    

    菊花文化節自1983年首次舉辦以來,迄今已連續舉辦30屆,成為目前國內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群眾文化活動之一。每年菊花文化節期間,全市布展菊花都達數十萬甚至百萬盆,將整個城市裝點成菊花的海洋,以賞菊、品菊為主題的游園活動以及中國菊花插花藝術展、中華菊王爭霸賽、千人書菊、全國詠菊詩歌大獎賽、中華民間國寶擂臺賽、全國藝術品收藏博覽會等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成為這一時期“文化惠民”活動的亮點。         

    駐馬店游客張磊說:“開封舉辦的文化活動大都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它依靠群眾創辦,滿足群眾需求,同時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這種既惠及民生,又服務經濟發展的節會運作模式值得認真總結借鑒。” 

    激發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    

   優美動感的舞蹈,婉轉嘹亮的歌曲,鄉土氣息濃郁的戲劇,動感時尚的模特秀,驚險刺激的雜技,詼諧幽默的相聲……1月17日,在順河回族區土柏崗鄉,開展文化下鄉活動的文藝工作者以一場精彩的演出讓觀眾如癡如醉。    

    盡管天氣寒冷,村民們觀看演出的熱情卻非常高。許多老人專門從家里搬來了凳子、馬扎,為了“搶占”更好的觀看位置,不少人還站到了三輪車、石墩上。一位村民高興地說:“現在正是農閑,大家都閑著沒事干。這樣的免費演出能多辦幾場,大家的生活會更好。”    

    文化活動遍地開花,也帶動“文化惠民”工程各項工作順利推進。今年,“歡樂中原”群眾文化活動、優秀舞臺藝術“五進”活動、基層文藝骨干培訓活動等精彩紛呈,累計受益群眾已超過18萬人。特色文化基地創建、文化綜合體建設、千場電影送民工等活動扎實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建設有效開展,全市2413個行政村已實現“農家書屋”全覆蓋。    

    開封市充分利用“百城萬場”暨“歡樂周末”廣場文化活動、“喜迎十八大——頌歌唱給黨” 群眾歌詠活動月,深入開展了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實現月月都有主題文化活動周。開封市成功舉辦了大宋年俗文化節、中國開封龍文化周、中國開封岳飛文化周、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中國開封荷花文化展演月、宋詞文化活動日、中國開封包公文化周、中國開封第30屆菊花文化節、中國開封成語典故文化周等主題活動,組織廣場文化活動300多場,參與觀眾達百萬人次,讓群眾文化切實活起來、亮起來、熱起來。    

    重大節會活動為群眾提供了廣闊的展示舞臺,也為“文化惠民”活動鍛煉了一大批優秀的文藝骨干,在“歡樂中原”群眾文化活動、優秀舞臺藝術“五進”活動等“文化惠民”工程演出中,這些文藝骨干發揮著主力軍的作用。    

    參與文化活動也日益成為群眾自發自覺的行為。舞蹈、戲曲、書法、繪畫、音樂等各類文藝團體如同雨后春筍般蓬勃興起,每逢節假日,開封市區各大公園廣場、城墻根下、社區空地,處處可以聽到優美的歌聲,看到優雅的舞蹈。每天早晨,在濱河路環城公園西段,都能夠看到一大群中老年人圍坐在一起演唱革命歌曲,優美的旋律吸引著路人紛紛駐足。作為一個由群眾自發組織起來的文藝團體,該合唱團成立幾年來,由剛剛成立時的9人小組發展成為先后有1000人加入的規模團隊。合唱團經常參加市、區等組織的文藝會演,獲得過多項大獎和榮譽稱號。 

    文化產業助推開封發展

    開封是一座文化積淀豐厚的古城,有著文化繁榮發展的肥沃土壤。如何讓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迎來文化發展的新春?開封用實際行動將答案展示在世人面前:以發展文化產業為切入點,挖掘文化積淀,形成產業規模,努力打造古今文明交相輝映的國際文化旅游名城。    

    近年,開封市相繼啟動了城墻修復工程、水系工程、繁塔—禹王臺景區工程、書店街整修和文化提升工程、劉青霞故居改造修復工程、城摞城遺址博物館工程、鼓樓復建工程、御河改造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項目。2011年,開封市以開封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晉級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為契機,加快文化產業發展速度,著力塑造文化市場主體,清明上河園、開封府、中國翰園、素花宋繡、北宋官瓷等一大批文化企業在市場發展中不斷成熟壯大。目前,園區已入駐文化企業近千家,文化產業從業人員5萬多人,營業總收入超百億元,文化旅游業、文藝演出業、書畫工藝美術業、飲食文化業、休閑娛樂業、會展收藏文化業、傳媒出版業、文化培訓業八大產業全方位發展,文化產業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經過多年的精心打磨,已躋身國內最重要的節會品牌之列,并為開封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中國開封第30屆菊花文化節期間,開封市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總收入再創佳績,共接待各地游客382.66萬人次,同比增長7.6%;實現旅游總收入17.87億元,同比增長12.9%。招商引資活動也再創新高,共簽約項目73個,總投資844.3億元,涉及文化、食品、農產品加工、紡織服裝、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等10多個產業。而“百名臺商看開封”活動作為今年清明文化節經貿活動的“主打戲”,則為開封帶來了總投資257.7億元的50個優質投資項目,成為“文化搭臺、經貿唱戲”運作模式的成功典范。    

    數據表明,2012年,開封市旅游接待總量達441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80億元。    

    有專家指出,一項群眾文化活動通常都有兩項功能,它既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滿足游客的旅游消費需求。開封將文化旅游發展與“文化惠民”有機結合在一起,對原本松散的群眾文化活動扶持培育、有效整合,并圍繞特定的主題進行展示,造就了一系列文化旅游品牌,也推動了“文化惠民”活動的普及,真正實現了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成果惠及人民、文化建設依靠人民。(原標題:文化開封:“文化惠民”給力“幸福開封”)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2013-08-2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