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健全組織領導體系。成立了以市領導為組長,由多個委局為成員單位的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大了領導力度;率先在全省成立了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進一步確立了政策保障制度,先后印發了《開封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定實施意見》、《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暫行辦法》,積極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制度的建立,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二是摸清家底。2010年以來,組織1900余名專業骨干和16973名業余普查人員,在開封市范圍內開展了全方位、大規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活動。截至目前,全市共收集“非遺”線索131826條,確立縣級項目8590個、市級項目3218個。
三是挖掘傳承。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保護、傳承體系。深入挖掘和發展開封地方特色文化,大力扶持汴繡、朱仙鎮木版年畫等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傳統藝術和民俗活動。至目前,開封市共有8個項目入選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36個項目入選省級“非遺”保護名錄,140個項目及4個擴展名錄項目入選市級“非遺”名錄。4人被命名為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52人被命名為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76人被命名為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同時,大力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意義,普及文化遺產保護知識,堅持開展“文化遺產日”、“非遺進校園”、“非遺進社區”等系列宣傳活動。組織民間藝術參加中國·淮陽非物質文化展演等活動,集中展示開封盤鼓、朱仙鎮木版年畫等,擴大開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力及知名度。(原標題:開封市狠抓常效管理“非遺”保護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