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中原,春回大地,一片勃勃生機。
3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再次來到河南開封市蘭考縣,參觀焦裕祿紀念館,號召全黨學習焦裕祿精神。而早在2009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就曾到過這里,并親手種下一顆泡桐…….而今日的蘭考,已成為農民口中“鹽堿地變成大糧倉,泡桐樹下種銀行,柏油馬路通門口……”的一片希望之地。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中國館里一幅流動的《清明上河圖》再現了北宋時東京開封的繁華,引得世界矚目。顯然開封已成為中原的符號,中國的印記!
2014年2月,開封市長吉炳偉在政府報告中向全市人民報告,近年來,是開封發展速度最快的五年,全市各項經濟指標增幅均居河南省前列。2013年全市六項經濟指標增幅均居全省之首。
但在2005年,紐約時報一篇《從開封到紐約--輝煌如過眼云煙》的報道,把一個“骯臟貧窮”、落后保守的沒落開封,展現在了世界面前。開封落后了!古老的開封城在千年塵封中驚醒!皇城根下驕傲的開封人也從東京夢華中醒來……開封復興成了開封人共同的夢……
日逛城夜游河品宋韻
走進開封,金明廣場上,市民張大爺正跟老伴一起跳著廣場舞。說起開封的變化,張大爺說:“嗨,說起開封,這幾年真是變化大,看,就說路吧,以前坐公交車像坐轎一樣。”
“最漂亮的還是西區,很現代,原來哪有那么多高樓啊。”
“生活也好了,現在想吃啥就買啥。”張大爺笑著說著又舞到人群里去了。
李景明老人76歲了,他介紹說“我在開封生活二十多年了,前些年,真不像一個城市。”
“現在不同了,城市各方面的配套設施很完善,我住的集英社區很漂亮,2009年習主席還到來了我們社區呢!”李景明大爺熱情地邀請記者去到社區看看。
行走開封,大街小巷一棟棟經歷了百年蒼桑的老屋,肅穆安詳的記錄著開封的歷史變遷,同時也在記錄著開封的變化。
昔日破舊的書店街和鼓樓街,如今已成為古典與時尚相結合的宋都風貌展示街。
昔日干枯的護城河,現今已成為集宋詞樂舞、宋式橋梁、亭榭樓臺于一體的御河水系……
清明上河園里,民俗表演、《東京夢華》實景演出,已成為中外游客到河南必看的經典……
小宋城里熙熙嚷嚷的食客,讓你依稀好像看到了《清明上河圖》里描畫的昔日東京汴梁城酒樓茶肆的繁榮……
“開封是一座‘矛盾’之城,多年來都在糾結中蹣跚前行。千余年間,黃河決堤300多次,七淹開封。水患造成了黃河開封段河底與開封城的鐵塔一樣高,而開封城下卻埋著六座城池,形成了頭頂‘懸河’,腳下‘城摞城’的獨特現象。”開封市委外宣辦主任岳杰告訴記者。
據岳杰介紹,建國后,又是因水患之憂,河南省會沒能設在開封,而是選擇了京廣、隴海兩條鐵路大動脈交織點的鄭州。1954年省會遷移,造成了人才與資金的流失,開封元氣大傷,自此一蹶不振。
近些年,開封的落后全世界都知道了,歷任開封市領導都像被壓著一塊石頭,負重前行,帶領開封人民在努力改變開封形象。
“這幾年開封的變化特別快,特別是祁金立書記、吉炳偉市長這屆領導班子,很務實。他們找準了開封的發展路子,充分發揮開封豐富的文化資源優勢,復興大宋文化,以文興產,以文興城。看看今天的開封,已是一城宋韻半城水。”
夜幕降臨,此時古都開封則是另一番韻味。駐足鼓樓夜市,來一份燙手的炒涼粉,咂品著開封味道;漫步在龍亭湖畔,沐浴湖邊的流光溢彩,逍遙著遠處廣場上嬸子大爺們歡快的的舞步節拍;或蕩舟御河,沉浸與宋詞朗朗、古箏漫漫的東京夢境。不禁讓人聯想,若張擇端大師今還在世,是否會有《新清明上河圖》再流芳傳世……
走一縣經一鎮見一官
一縣
尉氏縣長韓治群說:“前些年,我們市里領導去省里開會,大家相互問今年市里的財政收入是多少?老領導給大家開玩笑著說,看看車牌就知道了,鄭州市豫A,我們開封是豫B,我們排全省第二。當時我們全市的年財政收入還不到2億元,還比不上人家一個好點的縣,沒法說啊!。”
“祁書記看問題非常透徹,給我們定的目標,你不干,你完不成;你努努力、加把勁,也不是完成不了。”
“2011年底,祁書記來尉氏調研時,給我們定了一個321的三年目標,2015年尉氏GDP要達到300個億,固定資產投資要達到200億,財政收入要突破10億元。截止2013年底,固定資產投資是174億、GDP是272億,財政收入已經提前一年完成任務。現在看,如期完成祁書記設定的目標應該不是問題。”
尉氏縣多年來一直是開封縣域經濟的領跑者,現在,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又把尉氏縣的一部分劃到了總體規劃中,為尉氏縣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在尉氏縣我們走訪了幾家企業,其中有隨富士康落戶鄭州、從深圳遷移來的電子企業;有本省的龍頭農產品加工企業、家具生產企業;也有本土的橡膠企業。
在與企業負責人的交談中問及為什么來此投資時,他們都會說,這里有區域優勢,交通便利,政府機構辦事的效率高,但說的更多的是地方領導很重視。每個負責人談及企業的未來時,都是信心滿滿的向我們描述著他們企業未來的藍圖。
我們在金九龍橡膠采訪時,還巧遇了兩個尼日利亞的客商來廠洽談業務。
一鎮
從尉氏縣回開封的路上,我們途徑有中國四大名鎮之稱的朱仙鎮,朱仙鎮黨委書記尚劍飛帶我們參觀了鎮上的最大投資企業——開心一方集團。
據介紹,開心集團投資120億元興建一個“朱仙鎮國家旅游生態示范區”,一期建設正在緊張施工中,但從凌亂的工地上,已能從中看到一個古色古香,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的雛形。
古鎮很破舊,但岳飛廟、關帝廟、清真寺、古橋等古建筑隨處可見,古鎮東南并寂靜的坐落著開封起源的源頭——“啟封古城”。
尚劍飛向我們介紹說:“當年,朱仙鎮與景德鎮、佛山鎮、漢口鎮同稱中國四大名鎮,現在最落后的是我們,不過這兩年我們朱仙鎮的木板年畫年產值已破1億元,加上開心一方投資的這個項目建成,我們朱仙鎮復興也會很快了……”這個開封漢子自信的描述著古鎮的未來。
離開朱仙鎮的第二天,我收到了尚劍飛發來的短信,信中說:希望能多關注朱仙鎮的發展,把朱仙鎮的文化給宣傳出去……
我們心中感受到了開封一個基層鎮干部那種渴望發展的熱切。
一官
在我們從開封市到尉氏縣,再到朱仙鎮的采訪中,不管是街頭百姓,企業人士,還是各級政府官員,我們聽到最多的是一個人的名字——祁金立。
祁金立,開封市委書記——地方最高官員。
與祁金立書記的約訪,訂在下午2點,開封的一個酒店大堂里。
據祁金立身邊工作人員小陳說,祁書記上午在市里開完會去了蘭考,下午2點多會趕回來。約在酒店大堂見面是因為酒店住著幾位來開封投資的客人,也等著見書記。下午3點半,書記還要去新區處理一個事情,完了晚上還要趕回蘭考,并囑托我們注意采訪時間。
我當時問:從蘭考到市里開車要多長時間?
小陳說:大概要一個小時。
問:那祁書記中午不吃飯嗎?
小陳說:書記很忙,經常這樣,都是隨便吃一點,吃飯很不規律。
從小陳的眼中,我看到了他的無奈和對書記的敬重與心痛……
看到祁金立的時候是下午2點10分,他快速的步入酒店大堂,在大堂的茶座上與幾位客人握手后落座,開始交談著什么。
我們坐在另一側的座位上等待。大概30分鐘后,祁金立與客人共同起身走出酒店大堂,與客人一一握手告別后,轉身返回酒店大堂。
見到我們時,祁書記滿臉堆笑的連說:對不起!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
寒暄落座后,因為我們知道時間緊張,就單刀直入問及,“開封這幾年為何發展變化的這么快?你心中的開封未來是什么樣子?”
祁書記說:“我們開封有兩個寶貝一城文化,兩個寶貝是《清明上河圖》,《東京夢華錄》,一城文化是我們開封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中國有三個文化符號的城市,一是北京的明清文化,二是西安的漢唐文化,再就是開封的宋明文化。”
此外,開封又有兩個精神,一是“焦裕祿精神”,當年焦書記在蘭考縣的一片沙土地上艱苦奮斗,帶領群眾改變風沙走出出路、為民但當對群眾負責的精神。那種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氣,是我們每個領導干部的標桿與楷模。二是“城摞城精神”,開封城歷史上多次被淹,又多次在原址復建,開封人腳下層層疊疊埋著六座城,而開封城的中軸線始終沒有變過,這就是開封人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
“現在開封又迎來了三大機遇,中原經濟區,鄭汴一體化,鄭州航空港經濟區。今年省里又給我們提出了具體目標,河南省新興副中心城市。”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加快硬件建設的同時,更要大力提升文化軟實力,把文化的力量融入到經濟發展中,在經濟發展中推進文化發展,全面推進文化大都市建設。
對此,祁金立說:“我理解的是,大宋文化就是開封城的氣質,所以開封是一個有氣質的城市。正如一個有文化、有氣質的人,有想干事創業的精神,又遇上了好的發展機遇,那他的一定會有個好的未來……”
大約40分鐘后,祁金立抱歉說,“3點半還要到新區有個事要處理……”然后起身離開。
看著他有些疲憊的背影,心中對這位地方官員肅然起敬,不禁讓我想起了習總在一次座談會上引用的一副對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從覺醒到崛起開封復興的啟示
幾天的采訪下來,我們看到了古老的開封正悄悄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開封變了!
但感受更深的是開封人的精神,從普通市民到企業家,從鎮委書記到縣長再到市委書記,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夢,那就是開封復興夢、振興夢。他們身上有一股精神,一種不甘落后、頑強拼搏的精神!一種責任擔當、務實為民的精神!我們感受到一股強大的力量,看到了一個正在崛起中的開封!
開封應該感謝《紐約時報》那篇不留情面的報道,是那篇報道讓開封人開始覺醒。
《紐約時報》用開封的衰落來警告美國人,不創新發展就會落后。警告了美國人,覺醒了開封人,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美國人的危機意識!
我們剛吃飽飯沒幾天,“焦裕祿精神”中的艱苦奮斗,我們應該銘記!美國人的憂患意識我們更應該學習!
今年又是甲午年,國人應不忘歷史,學習美國人的“憂患”與“覺醒”,學習“焦裕祿精神”的務實為民、艱苦奮斗,為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