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母語日,當人來到這個世界,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多數是父母的方言。但目前60%以上的民族語言面臨消失!有人感慨:方言還不如英語說得溜……語言是不可再生資源。你還會說家鄉話嗎?保護方言!轉發曬曬你家鄉話里“你干什么呢”咋說?
本報訊 記者楊曉川報道 2月21日是國際母語日,央視新聞在新浪微博發起了“保護方言”的活動。開封網友e小維評論:“河南開封話,你弄啥嘞。”記者翻看了一下網友評論,發現了不少熟悉的字句。有hisen-Yang的“咦,你這是弄啥了?”有魚兒要吃貓的“你弄啥類?”柚子君啊直接留下了一個爽快“中”。
2月22日,記者就此話題采訪了幾位開封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他雖然是一名土生土長的開封人,但有些開封話他也搞不懂,只能請教爸媽。“這樣下去,開封話就慢慢消失了。”劉先生說,“我希望我的孩子不僅要學好普通話,也要掌握開封話,畢竟方言是一個地方獨有的文化。也希望相關方面能夠采取一些措施,鼓勵推廣方言。”
2月23日,記者采訪了開封市著名民俗專家韓順發。他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開封方言有自己獨有的特點,《東京夢華錄》、《如夢錄》等都有開封地方方言的記載。”韓順發表示,方言是一種傳承中的文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封方言不能在咱們這一輩子里消失了。他說:“很多方言一個字就代表很多意思,這些都是方言中的精華,一定要傳承好。”韓順發表示,學好普通話與掌握好開封方言并不矛盾。對于開封方言的保護和傳承,《汴梁晚報》等媒體已經開展了相關工作,但方言的傳承需要全民參與。”韓順發建議,相關部門可以成立一個機構,組織開展有關開封話的傳承與推廣的活動,帶領市民保護開封話。(原標題:國際母語日當天 開封市民呼吁傳承推廣開封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