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漯河 >> 漯河風情 >> 多彩之鄉 >> 瀏覽漯河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河南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源匯區問十鄉(大銅器)

2013/3/15 17:55:51 點擊數: 【字體:

河南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源匯區問十鄉(大銅器)

    銅器舞又叫“八大扇”——因主奏樂樂器為四扇大鐃、四扇大镲而得名。 
 
    銅器舞流傳在漯河源匯區問十鄉一帶,印板王、問十、董莊、草河李等村,皆有銅器會。據印板王的老藝人黃海東講,銅器舞源于清朝末葉太平天國年間,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 
 
    據印板王村領舞人李明德說:開始只打銅器不舞,但有“捂”、“亮”、“撂”、“托”等手勢動作。后來,為了使表演更加熱鬧,增加了“跨”、“跳”、 “蹉”、“跑”等步法及“穿插”、“剪子鼓”、“自轉”、“急跳”、“走馬燈”等調度。分段落段,段與段之間用音樂及領舞獨舞銜接,就有五十多年的歷史。 另外,今天的“八大扇”是由原來的“四大扇”(兩扇大鐃、兩扇大鈸)變化來的,伴奏樂器原來只有一面小堂鼓、一面大鑼,一對手鈸、一面小鑼,當時叫“四大件”。現在已增加到“九大件”。
  
    銅器舞的音樂共分七個段落,每個段落都有自己的名稱及特色,第一段:一鐃;第二段:小花镲;第三 段:別子;第四段:剪子鼓;第五段:三五鐃;第六段:走馬燈;第七段:大花镲。主奏樂器是:大鐃、大鈸、伴奏樂器有大堂鼓、大鑼、手鈸、小鑼等。領舞化丑 臉,頭上包黃扎巾(像太平軍那樣),上身穿藍褂子、白內衣,下身穿黃彩褲,腰束淺青腰帶,白布補襪,黑軟底革靴。大鐃演奏者化黑臉,大鈸演奏者化紅臉,頭 上都包黃扎巾,上身穿白褂子,下身穿黃彩褲,腰束淺青腰帶,白布襪、黑軟底靴。主要道具是一面竹節小鼓(班鼓),一根擊鼓和指揮用的竹鋼小棍,是領舞兼指 揮的工具。 
 
    按照問十村一帶的民俗,銅器舞于冬閑在大街通衢及廣場空地演出,重大節日在舞臺上亦可表演,第一段,調度線較短,多用 “亮”鈸手勢及“跨”、“換”步法,節奏稍平緩。第二段,突出“穿插”的調度形式和大鈸花齊奏手法及“跳”、“蹉”等步法。第三段,突出“捂”、“撂”、 “托”等擊奏手法。第四段,突出走“剪子鼓”的調度形式,演員在走動中表演。第五段,突出大鐃的不同擊奏手法,調度線最短,表演氣氛熱烈。第六段,全曲一 百七十二小節,其中一百一十九小節運用“走馬燈”似的調度形式表演,突出“跳”的步法和領舞“自轉”的調度形式。第七段,是全舞的高潮,動作幅度大,節奏 稍快,氣氛熱烈,大鈸加花擊奏的手法,得到完美的體現。 

    銅器舞的表演,有著特殊的風采和韻味:第一:動律一致,分段演出;第二:領舞指揮,風趣幽默;第三:相輔相成,珠聯壁合。一九八五年四月,中國舞蹈家協會河南分會與河南省民族民間舞蹈集成辦公室,對該舞錄了像。2009年,臨潁縣源匯區問十鄉(大銅器)入選“河南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