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肜(miào róng),字豫公。東漢汝南召陵人,今召陵區人。
繆肜兄弟四人,繆肜為長。他年幼時就死了父母,待四個弟弟長大成人,繆肜為他們娶妻成家,因妯娌之間不和睦,兄弟提出平分家產,各立門戶。對此繆肜深感傷心,就關了房門,痛哭失聲地打自己的頭說:“繆肜啊!繆肜,虧你熟讀圣賢之書,整日修身謹行,還聲言匡正世風,如今連你自己的家都管不好,怎么還有臉活在世上呢?”他的弟弟和弟媳見繆肜如此自責,都很慚愧,一起下跪向繆肜磕頭謝罪,表示愿意團結一致,勤儉持家。從此家室融融,相敬如賓。
繆肜在縣里擔任主簿時,縣令被誣告治罪,滿衙官吏都害怕受到牽連,誰也不敢出來替他說話,而繆肜卻挺身而出,證明縣令是冤枉的。酷吏把他逮到獄中,施以酷刑。繆肜不怕嚴刑拷打,也不怕坐牢殺頭,甚至棒傷生蛆,仍堅持實事求是,不改初衷。直到四年以后,這位縣令被宣布無罪,繆肜才被赦免。汝南太守梁湛聽說了繆肜為了維護無罪的上司,不懼怕坐牢的英勇氣節,把他招為郡中決曹史。漢安帝初年,梁湛病逝衙上,繆肜親自護送梁靈柩到原籍隴西。當時隴西有西羌之亂,梁湛的老婆和孩子皆避亂逃至他鄉,繆肜就親自掘墓負土,安葬梁湛。西羌之亂平息后,梁湛的妻子兒女回鄉,目擊此狀,感激萬分。隴西的父老鄉親,都為繆肜輕生死重友情的高尚品德所感動,臨別,梁湛的老婆孩子要贈車馬衣資,繆肜卻婉言謝絕,告辭而歸。
朝廷得知其事,遂擢升繆肜為中牟縣令。中牟鄰近京都洛陽,當地一些豪紳權貴為非作歹,民怨沸騰。繆肜上任以后,秉公執法,誅殺貪官污吏和皇家的不法親戚一百多人。從此繆肜威名大震,邪惡之徒再也沒有人敢欺壓百姓,橫行鄉里了。
繆肜官職雖然不大,但是史學家范曄在其所著的《后漢書》中卻專為之立傳,譽之為“蹈義歷險”的獨行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