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居住習俗
2013/4/9 17:42:3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九十年代之前,城市居民住房以平房為主,有部分樓房,多為公房。進入九十年代,樓房逐步取代平房,居民住房以單位分房免費居住為主,樓層多為五層、六層,結構多為兩室一廳和三室一廳,面積多在60-90平方米之間。1995年以后,全部取消公房,住房實行商品化,住房面積也逐步擴大,以100-160平方米者居多,結構也由原來的兩室一廳、三室一廳發展到四室一廳、三室兩廳、四室兩廳,并出現雙衛生間、半復式、復式等結構。條件好的居民家庭多選擇自已購地蓋別墅,獨家小院,居住面積少者100多平方米,多者達300平方米以上,最低兩層,多者高達四層。裝修越來越豪華,部分家庭裝修費用甚至超過購房款。農村住房都是自已蓋的獨家小院,有平房、瓦房和部分樓房,少者三間,多者五、六間,配以廚房,樓房一般都是兩層。每家都壘有院墻,安裝大門。結構多追求美觀、寬敞,室內也分有臥室、客廳、套間、儲藏室等。質量也要求越來越高,建筑材料多選擇磚、水泥、預制板、鐵窗或鋁合金門窗等。室內也講究簡單裝修,用涂料粉墻,水泥鋪地,部分用地板磚,外墻多為水泥墻面。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