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九月二十(10月24日)是許慎遣子許沖上《說文解字》1892周年。為大力弘揚許慎文化,傳承許慎精神,漯河市于10月24日至30日舉辦第二屆許慎文化廟會。10月24日上午,第二屆許慎文化廟會啟幕。廟會期間,主要舉辦戲曲演出、民舞演出、旅游商品展銷、全國知名書法家書法展、花卉展、“三下鄉”等活動。
民舞演出于10月24日舉行,由漯河市召陵區召陵鎮、萬金鎮、姬石鎮民間藝術團承擔,主要表演舞龍、舞獅等。旅游商品展銷10月24日至30日舉行,展銷的商品有舞陽河伯寶劍、南街木雕等。全國知名書法家書法展10月24日至30日舉行,將展出蕭嫻等全國著名書法家作品40余副。花卉展10月24日至30日舉行,共展出一萬多盆菊花、500盆盆景。10月25日,還要舉辦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咨詢服務活動。
歷時7天的漯河市第二屆許慎文化廟會于10月30日落下帷幕。本屆廟會以“弘揚許慎文化,傳承漢字文明”為主題,注重將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突出文化的社會效益和旅游的經濟效益,吸引了包括周邊地市在內的廣大群眾共計8.3萬人次參會。整個活動組織科學高效、安全有序,實現了有內涵、有影響、有質量、有效益的目標。
一是活動內容豐富多彩。7天共舉辦了8項活動,即廟會啟動暨河南大學教學研究基地揭牌儀式、戲曲展演、民舞展演、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名人名家書法展、花卉展、文化旅游商品展以及旅游與文化融合發展論壇。據統計,廟會期間共演出《花打朝》、《劉公案》等經典曲目14場;20支舞龍、舞獅、旱船、腰鼓等民舞隊激情上演了民間傳統絕活、舞蹈40多場次;51家旅游商品企業展出百余種文化旅游商品;展出名家大家書法作品40余幅以及10000余盆菊花和盆景。這些活動為廣大群眾奉獻了一道道文化大餐,受到了普遍歡迎。
二是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本屆廟會專門安排了兩項旅游活動:一項是文化旅游商品展銷。舞陽農民畫、河伯寶劍、鹽燈、銀鴿生物陶、南街村木雕、許慎文化主題瓷等具有漯河特色的紀念品、工藝品紛紛亮相展銷會,吸引了游客的眼球,彰顯了我市近年來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新成就。另一項就是旅游與文化融合發展論壇。會議邀請到我省知名旅游專家和洛陽、周口、駐馬店、平頂山等地市的百家旅行社經理一道就旅游與文化融合發展、漯河旅游的發展出路等問題進行討論交流,論壇會還安排了許慎文化園景區專項推介以及對我市其它景區的考察活動,有力地推動了我市文化旅游外向性發展。許慎文化廟會為許慎文化乃至全市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搭建了平臺。
三是活動影響積極廣泛。本屆廟會以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為價值追求,引導民眾紀念先賢、敬重先賢,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情懷。廟會期間,中新社、人民網、中國旅游報第一旅游網、河南日報、大河網、漯河網、漯河政府網、漯河名城網、漯河日報、漯河電視臺、漯河有線電視臺等媒體都從不同角度對廟會進行了全方位而富有深度的宣傳報道,擴大了許慎文化的影響力、知名度,加快了許慎文化走出漯河,漯河文化走向中原乃至全國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