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湖:何時一舉成名天下知?
2013/12/18 17:42:2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在舞陽縣北舞渡鎮,除了山陜會館彩牌樓、清代當鋪等文物古跡,最值得一提的是賈湖遺址。這個被列入20世紀全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目前仍是“養在深閨人未識”。賈湖遺址何時能開發?應該如何開發?民間和官方持何種態度?為了弄清這個答案,4月26日和6月28日, 記者先后兩下賈湖。
影響:人類從蒙昧邁向文明的第一道門檻
位于舞陽縣北舞渡鎮西南一公里的賈湖村,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考古發現——賈湖遺址。這是賈湖村900多名村民的驕傲。
賈湖遺址的發掘,與安陽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遺址的發掘、四川廣漢三星堆的發掘、陜西臨潼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的勘探與發掘等,被評為20世紀全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并被鐫刻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青銅甬道顯要位置。
作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賈湖遺址出土文物近5000件。經專家鑒定,賈湖遺址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遺存,提供了連接黃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質檢新石器關系的一個連接點”,對研究我國和世界人類文字史、音樂史、釀酒史等都具有重要意義,是“人類從蒙昧邁向文明的第一道門檻”,賈湖文化也成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由于賈湖遺址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以及在世界范圍內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如何開發、利用和保護好賈湖遺址,大力發展賈湖文化旅游產業,不僅對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具有積極的戰略意義,同時,對增加當地群眾就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賈湖開發成“無盡頭的等待”?
自2001年賈湖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圍繞賈湖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工作就被提上日程。
出于對遺址的保護,賈湖村的村民被要求不準種樹、不準蓋新房、不能大興土木……因此,當別的村莊一座座新居拔地而起時,賈湖人只有羨慕的份兒;當別的村莊內修起一條條干凈寬敞的道路時,行走在本村高低不平的“水泥”路上,賈湖人只能嘆氣。
“當初說準備搞旅游開發,讓我們村整體搬遷,到現在十多年了也沒見動靜。”在賈湖村采訪時,村里的老少爺們不斷向記者訴說心聲。他們希望賈湖開發不要成為“沒有盡頭的等待”。
采訪時,村民們最關心的就是:賈湖遺址到底啥時候能開發?村民能否從中受益?對于當地政府部門擬將賈湖村列入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一個示范點進行整體搬遷時,部分村民心里有想法。他們告訴記者,他們想利用市里搞賈湖旅游開發的契機,在景區周圍做點與旅游相關的營生。考慮到當地村民的這些想法,當地政府部門特意為該村選擇了一個緊鄰省道、距離賈湖村現在位置不遠的一處場地。
賈湖遺址開發一直被列入重要日程
現在的賈湖村,當年的發掘現場已被填平,現在僅存村東的一塊“全國重點文物單位”的石碑,和村西的一片湖水,讓慕名而來的游客們有些失望。
賈湖文化作為漯河市最具魅力的文化品牌,具有其他地區不可復制的文化資源優勢,大力開發賈湖文化產業,搶占區域發展先機和制高點,對建設魅力漯河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記者了解到,圍繞賈湖文化保護開發的工作早已被提上議事日程,從市、縣到北舞渡鎮等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都對賈湖文化保護開發工作格外重視。舞陽縣委、縣政府專門成立了賈湖文化保護開發領導小組,并多次赴省文物管理局、中國科技大學和國家有關部門,匯報、商討賈湖文化保護開發事宜。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聯合在舞陽召開中國賈湖遺址保護開發研討會。
2009年5月,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復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賈湖遺址保護總體規劃(2007~2025)》,為賈湖文化的開發提供了政策支持。在我市2012年旅游文化重點項目中,賈湖文化旅游產業開發項目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計劃總投資7700萬元,建筑面積21000平方米,包括賈湖博物館群、賈湖遠古生活場景復原項目、泥河洼濕地生態旅游項目、賈湖骨笛賈湖古酒生產項目等,且該項目已納入河南省“十二五”重大建設項目規劃中。該項目所需的規劃面積也早已納入《2005~2020年舞陽縣北舞渡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其中,今年計劃投資2000萬元,計劃到2013年完成整個項目建設。目前,當地文化部門正在制訂《賈湖遺址保護展示計劃》
賈湖遺址開發 一道文化盛宴即將開幕
記者采訪我市及舞陽縣文化部門了解到,在賈湖文化旅游產業開發項目中,賈湖遺址本體核心保護區遠古生活場景復原項目主要是再現八九千年前賈湖先民生活真實場景,使一個個單獨的游憩項目連點成線,形成景區的文化主脈,貫穿于游覽全程之中。
“賈湖文化博物館群建設項目主要包括賈湖遺址博物館、中華文明史博物館、樂器博物館、酒文化博物館、農業博物館五部分。”舞陽縣文化旅游局局長張杰民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另外,還有泥河洼濕地生態旅游項目,賈湖水上娛樂開發項目,北舞渡鎮歷史文化飲食文化特色旅游項目以及賈湖文化特色旅游產品開發項目等。
“總之,我們將營造一個融考古與觀賞、尋祖與探源、娛樂與獵奇為一體,集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發掘現場與文體展示于一身的旅游氛圍,讓游客在賈湖文化旅游開發區內,既可參觀賈湖出土的珍貴文物,親身感受賈湖先民創造的物質文明,也可吹奏世界上迄今所知發現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中華第一笛’等復制遠古樂器,諦聽9000年前的古樂之聲;同時,觀賞河南博物院李宏研究員組建的華夏古樂藝術團編排的遠古歌舞——《遙遠的文明——賈湖文化》,或欣賞當代名家創作的《賈湖美》等歌曲,還可以親手制作仿古器物,體驗賈湖先民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談起未來賈湖旅游開發項目帶給游客的身心感受,張杰民仿佛身臨其境。
以賈湖遺址為中心,方圓近400平方公里內有史前文化遺跡27處,如距離賈湖遺址不足5公里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樊噲墓、阿崗寺遺址、大崗遺址等,另有東不羹城、山陜會館彩牌樓、清代當鋪等文物古跡。同時,舞陽農民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蜚聲中外,賈湖文化游還可以與許慎文化游、三國文化游、紅色革命游,以及周邊山水風光游等旅游景點連線成片,這或許可以為賈湖文化開發拓展更廣闊的空間。
何時一舉成名天下知
作為20世紀全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賈湖遺址與其他一些重大考古發現相比,聲名不能同日而語。安陽的殷墟、四川的三星堆、陜西的兵馬俑等都已經建成在當今家喻戶曉的旅游區,而賈湖遺址卻“養在深閨人未識”。
“我們現在也正通過媒體等各種突進,進一步加大對賈湖文化的宣傳力度。”張杰民說。據張杰民介紹,從2008年開始,他們先后在中央電視臺《國寶檔案》《探索發現》《走近科學》等欄目,播出了賈湖文化專題片“賈湖古笛”“賈湖的聲音”“賈湖大發現”等七集專題片,其他各級媒體也對賈湖文化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報道,對促進賈湖文化的傳播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對提高漯河知名度、提升漯河軟實力也功不可沒。
“2013年是賈湖遺址發掘30周年,為進一步提高賈湖文化國際影響力,我們建議有關部門支持我們在2013年4至5月,組織召開高層次的賈湖遺址發掘三十周年紀念大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張杰民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出了內心的想法。【原標題:賈湖:何時一舉成名天下知?】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漯河名城網 201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