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寧竹編,是一項以竹子為原材料,通過手工編織形成產品的過程,是一項古老的民間傳統手工技藝,其獨特的工藝性和技術性是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是我們不可多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的手工編織技藝從起源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是通過勞動人民長期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在生產和加工中形成的一套獨特的編織程序。
二十世紀80年代,竹子的種植和竹編加工已成為勞動人民不可或缺的致富手段,形成了洛寧竹編獨特的手工技藝,并涌現了張江文、王生民、韋紅波、楊建功、張志良等許多竹編藝人,特別是陳吳鄉的張江文和城郊鄉的王生民,他們不但善于在先人的基礎上對竹編技藝進行總結和創新,而且也非常注重技藝的傳承和發展,培養了竹編技藝傳承人張東賢和張冠虎,并于87年秋天在洛寧縣林業局的關心和幫助下,聘請竹編藝人八木澤師傅到洛寧傳授竹編技藝,互相交流學習,把編織加工的產品遠銷國內許多省市及港臺、日本、美國等地,使洛寧竹編的工藝性和技術性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和提高。
2015年,入選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