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洛陽風情 >> 民間習俗 >> 瀏覽洛陽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洛陽習俗:須發

2013/3/19 15:37:57 點擊數: 【字體:


    洛陽自古至今,男人蓄須有幾條不成文的規矩:娶過兒媳,有了孫子輩和父母均已過世,三條缺一不可。若具備了條件不蓄須會為外人譏笑。須式有“山羊胡”,即下巴處一捋長髯,狀似山羊之須。也有留絡腮胡的,俗稱“連邊胡”,有長約1尺的長髯、八字胡等。農村留須主要體現家長的地位,顯得老成持重。
    
    清代,男人皆按滿族習俗剃去額上頭發,形成前額半圓形,將余發后梳成獨辮垂于身后,講究者以“松三饋”辮子為美。也有的人因頭發稀少,便把成綹的假發摻和編成辮子,民間俗稱“續簾子”。民國時期,倡導剪發辮,大多數剃成光頭。有剪成齊肩短發者,俗稱“兩道毛”。也有剪成分頭和背頭的,民間稱之為“洋頭”。年輕人有剪為平頭的,俗稱“娃娃頭”。70年代以后,又有學生頭、運動頭。80年代后青年人留披肩發、梳把子,已不稀罕,人們把新潮發式中的輕松式、休閑式、波浪式戲稱為“母雞窩”,把飄逸式、俊逸式呼為“重檐歇山式”。
    
    古今女性發式非常多,早在周代洛陽已出現兩股發辮。漢代的高髻、椎髻、墮馬髻、四方髻等發式,至唐不衰。民國時期,已婚女性多挽髻。將辮子盤于腦后,呈圓形或橢圓形,俗稱“元寶頭”、“纂兒”。中老年婦女多用黑絲線織成的網套在纂上。少婦或姑娘大多梳獨辮或雙辮。
   
    民國初期,城中始有剪齊肩、齊耳短發式者,名曰“短發頭”。年輕女性又喜將前額頭發梳至眉上,剪作弧狀,俗稱“做花尖兒”、“劉海兒”,鬢角還喜歡插花。小兒發式多為在腦后留一小撮發,名曰“拽住”、“脖臍”。僅留頭頂頭發并扎成小把子的稱為“橛撅兒”。這都屬嬌寵的孩子發式,大多數兒童為光頭,或在前額上留發至囪門上方,下沿前齊,俗稱“茶壺蓋”。在囪門處剪留為半圓形者,稱為“寶蓋”。今兒童及少年發式以平頭、運動頭或一邊倒者居多。橛撅兒、寶蓋等發式在鄉村仍就流行,拽住發式偶能見到。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商都網
0
下一條:洛陽習俗:如何認干親戚上一條:沒有了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