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水席,古都的一張名片
2013/4/12 14:33:2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到洛陽旅游,千萬不要錯過一件事:嘗一嘗當地有名的“水席”,“東都水席一脈承,八方食客競折腰”是游客對洛陽“水席”的高度評價。
洛陽“水席”是中原地區特有的傳統名吃,歷史悠久,古今馳名。“水席”名稱的由來,源于兩層意思:菜肴全部有湯,“湯水相和,細水長流”;席上菜肴吃完一道上一道,如流水一般不間斷。它之所以起源于洛陽,與當地的地理氣候有很大關系:洛陽四面環山,地處盆地,雨量較少,氣候干燥寒冷,民間飲食多用酸辣湯類來抵御干燥寒冷,久之便創造出了極富地方特色的洛陽“水席”,并逐漸形成了“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風味。
在洛陽,很多飯店都能吃到水席,而且費用不太高,300元左右就能嘗到全席。不過,吃時最好是呼朋喚友,因為水席是一個“席面”,包括8個涼菜,16道熱菜,共計24道菜。這些菜均有“講究”,如“四鎮桌”包括“牡丹燕菜”、“蔥扒虎頭鯉”、“云罩腐乳肉”、“海米升百彩”四道菜;“八大件”包括“快三樣”、“五柳魚”、“魚仁”、“雞丁”、“爆鵝脯”、“八寶飯”、“甜拔絲”、“糖醋里脊”。坐在餐桌旁,不必擔心眼花繚亂——水席上菜是有章法的,比如先涼后熱。這充分體現了洛陽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張弛有度。
水席囊括了蒸、熘、煮、燉、燜、煲、鹵、泡、燴、涮、熏等各種烹飪技藝,可謂集中華烹調藝術之大全,薈神州飲食魅力之精髓,讓人在饕餮之余,深刻感受到千年帝都的深厚內涵和弘闊的外延。這一點,不僅從菜肴的味道上可以深刻領悟,還可以從菜肴的形制上尋到佐證。水席中有道菜名曰“牡丹燕菜”:蘿卜絲細如春風拂柳,中間眾星捧月般簇擁著一朵碩大的牡丹,大有“千片赤英霞燦燦,百枝絳點燈煌煌”之勢,那朵碩大艷麗的“牡丹”,其實是用雞蛋做的!再比如“料子鳳翅”,是用玉米棒與排骨合燉而成,別說味道,單單是顏色搭配,就讓人滿口流涎了。
品嘗水席時,游客總會為水席將飲食文化與治國理念有機結合的做法而感到由衷的欽佩,比如水席中的8個涼菜,傳統上就分別稱為“服”、“禮”、“韜”、 “欲”、“藝”、“文”、“禪”、“政”。一個字代表一道菜,譬如“政”是用鵝脯做成,讓人立時想到“載舟覆舟”之治國之道;“文”是用青筍調鯉成菜,筍為竹魂,竹為文友,文成天下之理(鯉)!
洛陽人好客。好客的洛陽人招待朋友時,自然首推水席。因為水席既能映射出洛陽的世故習俗和人文氣脈,也能從中看出洛陽人樸實無華的性格。外地游客身到洛陽,也都希望嘗一嘗水席,親身感受一下水席所散發出的千古幽香。
洛陽水席,古都的一張名片。(錢國宏)【原標題】洛陽“水席”甲天下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深圳特區報 原文時間:201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