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景周,河南省孟津縣人,1951年1生,中共黨員,河南省戲劇創作室副主任,河南省作協理事,中國作協會員。焦景周曾在成都軍區某野戰軍工作11年,歷任師直噴火連戰士,師司令部機要員、參謀、團司令部股長,1979年2月參加中越邊境反擊戰,榮立三等功。戰后調入鄭州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原解放軍電子技術學院),先后任政治部副營職宣傳干事,正營職俱樂部主任,副團職、正團職干部學員隊政委,1988年被授予中校軍銜,1992年晉升為上校軍銜。1996年從部隊轉業,任河南省藝術研究所所長、《東方藝術》雜志社社長,《傳奇故事》、《百家講壇》雜志社社長、總編輯,行政正處級。2010年調至河南省圖書館,主要從事文學藝術創作。1987年畢業于南京解放軍政治學院理論系,1991年畢業于北京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9年被評為國家一級編劇,正高職稱。系河南省作協第三、四、五屆理事,河南省直作協副主席。兼任原洛陽大學現洛陽理工學院特聘教授,家鄉孟津縣文聯名譽主席等社會社團職務。因創作成就突出,在部隊五次立功,多次受獎,1988年7月18日曾在北京受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楊得志上將的親切接見,2001年7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評為“全省模范軍轉干部”。
焦景周著有中篇小說集《野牡丹》,中短篇小說《木頭溝》、《遙遠的太陽》、《第三座豐碑》、《名額》、《奔襲》、《還鄉》、《巧遇》,電視劇劇本《河南妞》、《彎彎巷》、《風云大世界》、《我的奶奶》、《五男二女》,豫劇劇本《黃花鄉》,話劇劇本《太行山人》,報告文學《在煙草王國里》、《為了前方的呼喚》、《藍旗從這里升起》、《通天之師》等。作品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河南大河獎長篇二等獎,河南戲劇大賽一等獎,全國紀念建軍60周年一等獎等,小說《名額》、《野牡丹》獲總參謀部第一、二屆新長征文學獎優秀作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