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洛陽風情 >> 特色訪談 >> 瀏覽洛陽

火神廟村抱犢寨的三次“轉身”(洛陽傳統村落)

2014/12/4 15:26:37 點擊數: 【字體:

 
    火神廟村位于欒川縣三川鎮,因村中曾有一座火神廟而得名,以抱犢寨而聞名。抱犢寨地勢險要,海拔1803米,主峰四周有天然形成的峭壁千仞。寨上凹地形似簸箕,易守難攻。抱犢寨由傳說中的升仙之地成為富戶豪紳聚居的村落,又由村落發展成匪窩,最終被解放軍三打抱犢寨“打”出一個紅色旅游景區,完成了三次“轉身”。
 
    唐玄宗賜封抱犢宮
 
  久聞欒川縣三川鎮火神廟村抱犢寨大名,8日,伴著立秋之后的淅瀝小雨,洛陽晚報記者乘車沿洛欒高速公路,過欒川縣城,一路奔向抱犢寨。
 
  抱犢寨位于欒川縣城西北34公里的抱犢山巔,是伏牛山與熊耳山交界處的一個天然要塞,海拔1803米,現歸欒川縣三川鎮管轄,過去曾為盧氏縣管轄。
 
  欒川縣抱犢寨旅游景區有限公司經理杜開展今年52歲,對抱犢寨的文化很有研究。他說:抱犢寨得名于一個神話傳說,有一個牧童到此地放牛,因地勢險要,只好抱著牛犢登山,牛犢在山頂無意中吃到靈芝仙草,瞬間長成大牛,牧童吃了牛犢吃剩下的靈芝仙草,頓時身輕如燕,升仙而去,后人便稱此山為抱犢山。
 
  至今,抱犢寨尚存三清殿遺址,留有清代同治年間的石碑,記載了第六次翻修三清殿的過程。石碑內容顯示,抱犢寨所在地原為唐玄宗賜封的抱犢宮。
 
  第一次“轉身”:躲避兵匪筑寨成村
 
  清末民初,豫西山區“桿子”專干“吃大戶”“綁票”之類的勾當,經常綁架富戶,敲詐錢財,富戶豪紳惶惶不可終日。后來,他們紛紛跑到寨子里躲避土匪,這里成了有錢人家的避風港。
 
  后來,寨子不斷擴建,為防兵匪侵襲,人們又在寨子的東西南北四個隘口筑起寨墻,扎上寨門,形成一個集防務和民居為一體的村落。
 
  杜開展說,1921年,富戶豪紳上寨之后,78戶人家推舉李長裕為寨首,為尋求自保,寨子里組建了一個連的壯丁隊。1947年,謝潤玉帶領匪兵500余人取而代之。
 
  李長裕,人稱“李大先”,字寬甫,欒川縣三川鎮姚灣村人,原為私塾先生。謝潤玉,欒川縣冷水鎮大南溝人,曾任國民黨三川鎮鎮長兼鎮壯丁隊隊長。
 
  第二次“轉身”:兵匪入寨聚成匪窩
 
  杜開展說,1946年11月,解放軍派兵包圍了抱犢寨,在強烈的炮火攻擊下,李長裕跪讓寨首。次年,作惡多端的謝潤玉帶領匪兵500余人,盤踞抱犢寨,繼任寨首。由此,富戶豪紳躲避兵匪的古寨竟成了匪窩。
 
  我們前往抱犢寨時,由于下著小雨,抱犢寨云霧繚繞,沿山路攀爬,從海拔1000多米處往下俯視,只看見一片白,對其險要竟能“視而不見”,少了幾分膽怯。
 
  過了藏兵洞,我們來到軍務廳。這是一個天然山洞,正上方有三把交椅,左右兩側各有五把交椅,軍務廳前有一眼水井,清澈見底。
 
  軍務廳外掛有一副對聯:“賊不賊你說放屁,官不官自封照用”,橫批“我行我素”,十足的土匪嘴臉。
 
  謝潤玉一伙占據抱犢寨之后,經常襲擊、殺害附近的無辜百姓及革命人士,他先后殺害的解放軍戰士多達20人。這個虎狼之窩,深得反動派的重視,國民黨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稱其為“西安之門戶,豫西之屏障”,不斷給予彈藥等支持。

    第三次“轉身”:三打匪窩“打”出太平
 
  抱犢寨舊有“寨外炮聲隆隆,寨內歌舞升平”的說法,表現了抱犢寨易守難攻的特點。
 
  1946年11月,解放軍派兵包圍了抱犢寨,戰士們冒著冰雪發起了攻擊。由于我軍沒有重武器摧毀敵人寨墻和堡壘,在地形上完全處于被動。考慮到敵軍援兵將到,我軍遂主動撤出陣地,轉戰他處。
 
  1947年12月,解放軍陳賡兵團三十八軍五十五師一六四團擔任主攻,鏟除抱犢寨頑匪。經過七天七夜的激烈戰斗,解放軍戰士傷亡百余人,但由于地形復雜,易守難攻,抱犢寨仍未拿下。
 
  1948年4月,解放軍前沿指揮部改變策略,決定采取長期圍困與炮火攻擊相結合、軍事壓力與政治攻勢并用的方針,誘敵出巢,然后圍而殲之。除匪首謝潤玉帶著十幾個親信逃掉外,其余敵匪200多人全被我軍俘虜。
 
  至此,歷經三次戰斗,解放軍和地方武裝付出傷亡500余人的巨大代價,終于剿滅了抱犢寨匪部。
 
  今天,在抱犢寨東門廣場上,當年解放軍攻山指揮部、伙房、彈藥庫和衛生院等設施,完全按照當初的樣子修。這里如今已成為抱犢寨紅色旅游的核心區域。
 
  文化遺存:“四門三宅一條街”
 
  抱犢寨由傳說中的升仙之地成為富戶豪紳聚居的村落,又由村落發展成匪窩,最終被解放軍“打”出一個紅色旅游景區,完成了三次“轉身”,給抱犢寨留下許多文化遺存。
 
  眼下,抱犢寨留有“四門三宅一條街”,即東西南北四個寨門、謝李雷三家宅院和抱犢寨天街。
 
  抱犢寨現存李宅,即寨首李長裕住所,坐南朝北,依山而建,地勢南高北低,為三進兩院,上房房頂有五脊六獸,為典型的豫西民居。還有謝宅,為寨首謝潤玉住所。
 
  清末民初,天下大亂,戰禍不斷,豪紳富戶紛紛進寨避難,最多時有千余人。為滿足寨內人們的生活需求,各種商鋪應運而生,有飯莊、客棧、酒館、賭場、鏢局、藥鋪、當鋪等,最終形成了400多米長的抱犢天街。
 
  抱犢寨還有獨具特色的豫西傳統小吃,如玉米面“蝌蚪”、葉子扁食、不翻兒、三川豆腐、三川玉米糝等,深受游客喜愛。
 
  由于海拔較高,抱犢寨“冬夏不離灶火”,洛陽晚報記者采訪時,就在一家炒貨店門前,看到幾個婦女帶著孩子點燃木柴烤火,在三伏天里成為一景。余子愚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網(2014-08-14 )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