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洛陽風情 >> 特色方言 >> 瀏覽洛陽

河洛話和洛陽方言部分字詞發音相似 洛陽方言的“親戚”

2013/4/2 18:21:38 點擊數: 【字體:

河洛話和洛陽方言部分字詞發音相似   洛陽方言的“親戚”
楊秀芳女士(左)和本報特派記者在一起。
 
    臺灣閩南人自稱“河洛人” (當地人念作“河洛郎”),他們說的話就叫“河洛話”(當地人念作“河洛偉”)。“河洛郎”是臺灣最大的族群,占臺灣總人口的70%以上,所以,在臺灣河 洛話又稱“臺灣話”。河洛話源自中原古漢語,和現在的洛陽方言可以說是“親戚”,“一千年前是一家”。
  
    22日,臺灣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臺大中文研究所博士楊秀芳女士在臺大校史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
  
    河洛話 中國古漢語的活化石
  
    楊秀芳女士是臺灣知名學者,在學界享有一定聲譽。
  
    單單一個“成”字,在河洛話中就有xing(行)、xia(霞)、qia(恰)、jia(家)四個讀音。而一字兩音、一字三音,在河洛話中大量存在。這是為什么呢?
  
    楊秀芳女士認為:一字多讀的語言現象,是由歷史上多次北方居民南遷帶來的多層次語言累積而成,反映了河洛話形成的幾個重要歷史時期。
  
    學術界一般認為,河洛話至少可以分秦漢、南北朝、唐宋三個層次。而河洛話中,一字兩讀、三讀乃至多讀正好反映了不同的歷史層面,就像考古學上不同朝代的土層一樣。一字多讀,可說是多層次古漢語的古音遺存。
  
    以“石”字為例,河洛話中,說“石頭”時,石念作“jiu(九)”,是秦漢時期古音的反映;說“石榴”時,“石”念作“xia(霞)”,是南北朝古音的反映;說讀書音時,“石”念作“xie(寫)”,是唐宋時期古音的反映。
  
    楊秀芳說,河洛話,堪稱中國古漢語的活化石,研究河洛話,可以清楚地看出,河洛話和中原古漢語有密切的語言聯系。
  
    河洛話不分輕、重唇音和“端系”、“知系”
  
   中原古漢語有平上去入四聲,古漢語入聲到現代漢語普通話已經消失,而河洛話入聲仍然存在,四聲各分陰陽,成為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俗稱八音。其中陽上和陽去恰好在聲調上是同一個調值,合并成“陽去”,所以實際上有七種音調。
  
    臺灣“河洛郎”把“芳”念作“滂”,“飛”念作“杯”,“蜂”念作“滂”,“河洛郎”一般發不出“f”這個齒唇擦音,輕唇音讀如重唇音;“河洛郎”說話時,常把“豬”念作“滴”,在語言學中,是“端系”和“知系”不分。
  
    這是為什么呢?楊秀芳女士認為,河洛話之所以輕、重唇音不分,“端系”和“知系”不分,就是因為河洛話反映了唐代以前的中原古漢語的特點。
   
    在唐代,古漢語的重唇音分裂產生了輕唇音,而“端系”、“知系”也發生分化,所以現在的洛陽孩子可以很容易地發“f”、“zh”這兩個音;因為福建偏居 東南一隅,相對閉塞,河洛話(閩南語)仍然保持唐代之前古漢語的發音特點,沒有跟上唐代這一大的語音變化,所以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方言系統。
  
    河洛話和洛陽方言是“親戚”卻分屬不同方言系統
  
    很多洛陽人會感到奇怪:既然洛陽人和“河洛郎”是“親戚”,那為啥臺灣人說的河洛話咱們洛陽人一句也聽不懂?
   
    楊秀芳女士說,20世紀80年代,大陸學者曾經詳細區分“中國十大方言”,分別是官話、晉、吳、徽、湘、贛、客、粵、平話、閩。洛陽地處中原,和北方各 地聯系緊密、互動密切,所以從方言學上說,洛陽方言和北京方言一樣,屬于官話系統;河洛話則屬于相對封閉的閩方言系統。兩種方言雖然是“親戚”,卻屬于 “遠親”,不屬于同一個方言系統。
  
    河洛話和洛陽方言仍有部分字詞發音相似
  
    既然河洛話和洛陽方言不屬于同一方言系統,但“河洛郎”和洛陽人是“親戚”,是親戚,就會有相通的血脈。
  
    楊秀芳女士肯定地說:河洛話和洛陽方言仍有部分字詞發音相似。
   
    楊秀芳從書架上拿出一本《洛陽方言辭典》,笑著說:河洛話說“日頭”,而洛陽方言也說“日頭”; 河洛話有“雨蒙蒙”的說法,洛陽人也說“蒙蒙雨”;在描述下雨、下雪時,河洛話和洛陽方言都會說成“落雨”、“落雪”;天氣晴朗,洛陽人和“河洛郎”都會 用“好天”來形容;形容用手或瓢灑水的動作,洛陽人和“河洛郎”都說“戽” ,念作“huo(或)水”……
  
    “河洛郎”長期生活在臺灣,雖然受臺灣原住民影響,有一小部分詞匯來自原住民語言,又因日本殖民統治五十年而使用一些日語借詞,但從整體來說,河洛話來源于中原古漢語,和洛陽方言是“親戚”這一說法不容置疑。

    “洛陽的朋友不妨到臺灣走一走、看一看,好好和‘河洛郎’聊聊,您一定會發現,洛陽方言和河洛話存在很多相似點。”采訪結束時,楊秀芳笑著向洛陽人發出邀請。(程奇)(原標題:河洛話: 洛陽方言的“親戚”)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洛陽晚報 原文時間:2010-6-2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