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chéng
【程姓起源】
1.出自風姓,以國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為重黎(火正)之后裔。周宣王時,休父入為大司馬,受封于程國。洛陽上有程聚,即其地也(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時稱程伯休父,其子孫遂以封國“程”為氏。
據《通志·氏族略》、《廣韻》等所載,相傳上古時高陽氏委派其孫重為南正之官,掌管祭祀神靈;封重弟黎為火正之官,掌管民事。其子孫世襲該職。商朝時封重黎之裔孫于程(今河南洛陽市東,另一說在今陜西咸陽市東),建立程國,稱程伯。其子孫后以國為氏,稱程氏。
2.出自姬姓,為荀氏后裔所改,以邑為氏。據《左傳·杜預注》云:春秋時,晉國有中行荀氏支子食采于程邑,其后以邑名“程”為氏。
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郇國為晉國所并,其子孫以原國名“郇”為氏,后去邑旁,加草頭為“荀”氏,春秋時,晉國公族叔受封于荀邑(今山西省正平縣西),其后以邑名“荀”為氏。又據《左傳杜預注》所載,春秋時,晉國荀氏的支子食采于程邑(今山西新絳縣東北),其后以邑為氏,稱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