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條“高速公路”,溝通了當時中原農耕文明的核心地區關中平原和游牧文化最繁榮的河套地區,是全面了解秦代道路的形制、歷史沿革最直接、最完整的標本,對于開展我國交通史的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秦直道遺址線路長,空間跨度大,經過了陜西、甘肅、內蒙古三個省區,其中陜西境內線路最長,價值最高。秦直道(內蒙古、陜西旬邑)、秦直道起點遺址(咸陽市淳化縣)、秦直道遺址延安段(延安市黃陵縣、富縣、甘泉縣、志丹縣)分別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旅游局副局長徐明正建議,國家文物局協調三省區并將秦直道遺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加快秦直道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工作進程。
同時,秦直道跨越三省區,沿途穿越平原、森林、沙漠、高山草原等多種自然景觀。其人文景觀也呈多樣性的特點,在秦直道沿線有多處宮殿、驛站、烽火臺等遺址存在。建議國家加大秦直道的文化挖掘和對外宣傳力度,擴大國內國際雙重影響,建立有效的區域旅游協作機制,統一規劃和開發,讓沿線省區共同保護好、利用好“秦直道”這一寶貴的文化旅游資源,為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轉型發展和脫貧致富添彩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