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公益性文物保護基金為文物保護拓寬渠道

2016/4/7 9:55:13 點擊數: 【字體:

  “設立公益性文物保護基金,采取社會募集等方式多方籌措保護資金,重點補助私人產權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維修,激勵文物所有者和使用者更好履行保護義務。”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司長朱曉東30日在京表示,利用公益性基金等平臺,是解決私人產權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維修資金問題的創新之舉。
 
  日前,國務院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再次強調了文物工作“重在保護”,并提出多項硬性舉措。其中,關于設立公益性基金工作,在30日文化部召開的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朱曉東介紹,今年將在財政部支持下,通過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開展相關工作。
 
  據了解,個人產權的文物建筑特別是列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建筑,納入了政府依法保護的范圍。但目前,這類文物并沒有財政補助渠道,社會資金也難以進入,致使很多文物建筑破敗不堪。
 
  朱曉東指出,經過我們的調查,大量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里,缺乏有效的資金投入渠道,問題最突出的就是傳統村落。目前,已公布三批總數為2555個的中國傳統村落中,普查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數量為11000多處,其中6600多處屬于非國有的不可移動文物,而且絕大多數是傳統民居。其中,三分之二的傳統民居保護狀況很不理想。
 
  “對此,利用公益性基金等平臺,采取社會募集等方式籌措資金,解決產權屬于私人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維修的資金補助問題,使文物所有者和使用者更好地履行保護義務。”朱曉東說。
 
  據了解,近年來,經過多年持續努力,我國文物保護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十二五”期間,中央財政累計投入600多億元,安排1萬多個文物保護項目,絲綢之路沿線文物、長城、水下文化遺產等一大批珍貴文物得到有效保護,累計完成800余項可移動文物修復和博物館藏品預防性保護項目,修復4萬余件館藏文物。但是,文物仍然面臨著自然災害和人為破壞的危險,館藏文物50%還面臨著腐蝕危險,需要始終將加強保護放在首位。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新華社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