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良渚考古80年 系列成果詮釋中華五千年文明

2016/11/28 16:08:57 點擊數: 【字體:

良渚考古80年 系列成果詮釋中華五千年文明

  舉世聞名的良渚遺址從首次發掘至今已經整整80個年頭,而在近30年來,精美玉器、宏大古城和水利系統等一系列考古成果重現人間。25至26日在杭州舉行的“良渚遺址考古8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們認為,這一系列成果為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提供了重要依據。

  1936年初冬,杭州西湖博物館的施昕更在他的家鄉良渚一帶率先發現了良渚遺址。1956年,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奠基人之一夏鼐命名了“良渚文化”。上世紀80至90年代,一批高等級墓地和人工堆筑的大型宮殿基址被發現,極大地提升了良渚文化的地位。2007年,總面積300萬平方米的良渚古城重現人間。今年上半年,考古工作者又宣布在古城外圍發現了中國迄今為止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這一工程距今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歷史。迄今為止,在歷年的“全國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中”,良渚遺址考古的成果已經六度上榜。

  “良渚遺址考古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核心的內容和最重要的成果,不僅構成了長江下游邦國文明形成的關鍵證據,也為證實多元一體的‘中華五千年文明’,概括出中華文明形成的標志與特點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為工程牽頭人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說,良渚考古為多課題研究和多學科聯合攻關提供了豐富資料,像玉器研究就關系到原始宗教與王權、珍貴資源與權力、王權與高端手工業生產和產品分配的關系等一系列與文明起源的重要問題,而古城和水利系統更見證了當時長江下游地區經濟、文化與社會的發達,為良渚社會已經進入文明社會提供了新證據,也得到了國內學術界和國際學術權威的認可。

  “各個地方各有貢獻,通過相互作用形成了中華文化的整體,而良渚文化作出的貢獻起碼在中國南方是最大的。”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嚴文明教授表示,像人工堆筑的貴族墓葬和大型宮殿基址、發達的稻作農業、分化的社會階層,都見證了良渚文化的興盛,特別是著名的良渚古城,已經可以稱之為“都”。

  “最新發現證明,良渚文化已經進入到國家階段。”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趙輝教授表示,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統所需要的人力和糧食以及各地出土的良渚玉器看,良渚社會內部存在著“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更接近“地域國家”形態,而非僅僅是若干城邦國家的聯盟,這些發現都為探索中華文明形成的確切時間提供了重要依據。

  “經歷了幾代考古人的工作,良渚文化考古成果豐碩,但還需要深入研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研究員說,他們將配合良渚“申遺”工作繼續開展古城及水利系統等相關的考古,還將在良渚遺址所在的杭州市余杭區,對1千平方公里的盆地區域進行調查,開展社會、文化、環境等全方位研究。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新華網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