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河南 >> 瀏覽文章

如何傳承、怎樣創新 中原傳統美術面臨拐點

2015/3/26 15:07:22 點擊數: 【字體:

如何傳承、怎樣創新 中原傳統美術面臨拐點

泥泥狗

    本報駐河南記者  陳關超

    河南省的傳統美術,散發著質樸的原始風貌和中原鄉土氣息,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沉淀著先民們的智慧與創造精神,是我們應當珍視保護的優秀文化遺產。

    據初步統計,目前全省傳統美術項目中,已有13項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包括木板年畫、泥塑、剪紙等,有40項列入省級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24項列入市級非遺代表性名錄。全省共有傳統美術類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7名、省級代表性傳承人89名、市級代表性傳承人368名、縣級代表性傳承人747名。

    河南省的傳統美術非遺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數量多,品種豐富。全省普查出美術一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線索10余萬條,立項的線索2萬多條,涉及民間繪畫、民間雕塑、木版年畫、剪紙、燈彩、刺繡、民間玩具等多個門類。二是分布廣泛。傳統美術類項目多是依靠人工和技藝,普遍規模不大,但項目分布在全省各地市,不同地區均有不同品種的項目存在。三是貼近人民群眾生活,具有區域性影響力。刺繡、年畫、剪紙、泥泥狗等傳統美術已經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深受大眾喜愛。四是具有較高的經濟、社會價值。如:鎮平玉雕、開封汴繡等已經發展成為當地的城市名片,同時也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據記者了解,由于受到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很多傳統美術受到沖擊。以陜縣澄泥硯為例,在唐宋盛行時工匠藝人數以千計,能制作500多個種類,新中國成立初期尚有50余名制作藝人,能制作種類近200種,但是目前僅存工匠藝人不到10人,制造種類不到120種,已處于瀕危狀態。一些珍貴的美術作品和資料遭到毀棄或流失,客觀上加速了許多傳統美術項目的消失,保護手段急需加強。

    傳統美術項目多以手工制作為主,現有傳承人年歲普遍偏大,省級以上96名傳統美術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七成年齡在60歲以上。收徒難,傳承難的情況相當普遍。

    還有一種十分重要的現象就是,由于一些傳統美術產品有較好的市場價值,有些地方片面地把非遺項目當做經濟資源進行開發利用,過度的商業開發導致傳承工作走樣變樣,弱化甚至異化了非遺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內涵。同時,現代工業生產方式也對某些手工藝有直接的侵蝕,雕刻、繪畫等手工作業的生產環節被現代機械方式所取代。這樣的作品已經失去了傳統性和本真性,也失去了傳統美術的價值。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