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河南 >> 瀏覽文章

河南:PPP模式“破冰”融資困境

2016/7/14 15:04:24 點擊數: 【字體:

    本報駐河南記者  陳關超  通訊員  郭玉潔
 
    日前,河南省財政廳啟動財政部第三批確定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示范項目的申報,其中,文化類項目在傳統公共事業項目中嶄露頭角。值得一提的是,由該模式推動的洛陽市古城保護與治理項目和許昌市“五彩大地”、三國文化園的演藝大廳項目有的已經破土,有的即將竣工開業。
 
    始建于金興定元年的洛陽老城區,自建成后至新中國成立前,其城池格局、街巷框架基本未變,是洛陽市迄今尚存的唯一一座古代城池,也是洛陽市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一座古城。老城舊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說,曾有很多歷史名人典故,如今民居雜亂交錯,不少院落倒塌,有的成為危房,幾十年無人居住。老城區是洛陽在多個歷史時期城址疊加的區域,是洛陽城市文化傳承至今的核心物質載體,但現在成了洛陽市面積最大、條件最差的棚戶區,古城保護與整治刻不容緩。
 
    據了解,洛陽市古城保護與治理項目獲得來自PPP的85億元投資,目前正在全面施工。洛陽市老城區區委書記楊劭春表示,通過PPP模式,洛陽老城區在未來3年之后將成為既具豐富歷史文化內涵、又具現代氣息和特色的新名片。這樣既能保護利用歷史文化,又能最大限度改善民生。“如今,過半居民已簽署征遷協議,破舊房屋也開始拆遷,古城保護與整治項目終將為這座古城洗去歲月的塵垢,使古老的華夏歷史文明重綻華彩。”楊劭春說,項目建成后,洛陽市老城區將成為以明清建筑風格為基調,集文化展示、文化創意、文化商業于一體的文化示范區。
 
    許昌三國文化園的演藝大廳項目也頗受關注。據許昌市財政局PPP中心副主任寇保明介紹,該項目屬于公共文化性質,總投資超過5億元,政府以土地作為股權,項目建成后將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發揮公益作用。演藝大廳建成后,將進一步滿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經常進行演出等文化活動。
 
    河南的文化項目特別是公共文化場館建設的底子薄、歷史欠賬太多,很多地方政府想發展壯大文化的主觀意愿很強,但時常遭遇融資困境,PPP工程無疑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解決途徑。
 
    數據顯示,目前河南省PPP文化類項目共有21個,總投資218.24億元,涉及洛陽、開封、平頂山、商丘、三門峽等地,涵蓋文化場館建設、古城保護、文化旅游、古村落等領域。其中,洛陽市古城保護與治理項目包含“建設——運營——移交”“轉讓——運營——移交”“改建——運營——移交”三種復合模式,說明文化項目的PPP模式已經進入探索的深水區。
 
    像眾多PPP項目一樣,文化類項目如何獲得社會資本的信任,形成政府和市場的良性互動?這是社會資本最關心的一個問題。記者采訪了解到,在與政府機構的合作過程中,社會資本有“三怕”:拍腦袋決策、拍胸脯承諾、拍屁股走人。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教授馬明華認為,不能簡單地將PPP模式視為政府“甩包袱”或者“變相融資”的工具,必須建立有公信力的地方政府信用評價體系。在以往失敗的PPP案例中,也不乏社會資本違背合同約定,把項目轉包、分包等現象,從而為PPP項目在后期運營和維護環節埋下種種隱患,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在PPP項目的推廣中,怎樣確保契約精神?河南省財政廳廳長朱煥然認為有兩點需要關注:一是政府和社會資本雙方一定要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關系;二是政府和社會資本雙方之間必須構成雙贏的契約關系。
 
    據介紹,PPP模式在河南省剛剛起步,文化類項目也正借助這個東風起航,不久的將來,河南將會有一大批文化項目通過PPP模式落地。這將為轉變政府職能、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建設、緩解融資難題等助力,為文化強省提供新動力。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