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記者從省文化館獲悉,省文化館“公益無限·稀有劇種經典傳統劇目展演活動月”全面啟動,二夾弦、墜劇、柳子戲、柳琴戲等多部河南稀有劇種經典傳統劇目在省文化館一樓小劇場精彩上演,有200多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帶領大家領略稀有劇種的魅力。
河南是戲曲大省,除了豫劇、曲劇、越調三大劇種之外,還有流布區域較窄、觀眾和從業人員較少、影響相對較小的27個列入省級以上非遺項目的稀有劇種。墜劇又稱化妝墜子、墜子戲,是一種稀有的戲曲劇種,因其以曲藝墜子書的曲調為基礎發展形成而得名。墜劇曾一度瀕臨滅絕,但經過積極搶救和數代藝人傳承,現已成為獨具特色的戲曲劇種。2008年,墜劇作為傳統戲劇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11月10日演出的《楊秀英進京》《雷門斬子》向觀眾展示了墜劇豐富的藝術語匯,鄉土氣息濃郁。
據悉,本次展演活動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心、省文化館、河南廣播電臺戲曲廣播聯合舉辦,旨在搶救保護河南稀有劇種,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接下來還有柳子戲《抱妝盒》《張清豐》,柳琴戲《梁山伯與祝英臺》《王三善與蘇三》等劇目與觀眾見面。感興趣的市民可攜帶身份證免費領票入場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