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俺家吃飯吧!”“到俺家吃撈面條吧!”面對七嘴八舌樸實真誠的朝陽溝鄉親們的邀請,河南豫劇院三團四代演員們的眼睛濕潤了。
6月19日,省文化廳藝術處調研員夏江河,河南豫劇院黨委副書記、紀檢書記呂青,河南豫劇院副院長、三團團長賈文龍,河南豫劇院三團黨總支書記琚青春等與三團部分職工代表在朝陽溝舉行“河南豫劇院三團生活體驗創作基地”揭牌儀式。
第一代豫劇《朝陽溝》栓寶媽飾演者高潔、銀環媽飾演者楊華瑞等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們帶領三團老中青四代演職員們,在儀式后為鄉親們即興演出了精彩節目,現場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和叫好聲。
當臺上唱到《朝陽溝》的經典唱段時,臺下觀眾跟著偶像不時小聲附和著,當臺上演出小品《照相》時,鄉親們開心得前仰后合,當節目演出完畢時,鄉親們原地停留良久,戀戀不肯離去……
一部《朝陽溝》奠定了河南豫劇院三團在全國文藝界的地位,本劇以豐富的文化底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及充滿了濃郁鄉土氣息的特質,為中國戲曲現代戲樹立了一座豐碑!同時也使得一批演員成為家喻戶曉的藝術家,他們的名字與劇中的人物已經成為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
“豫劇《朝陽溝》今年已經60歲了。說起豫劇《朝陽溝》的誕生,要從本劇的編劇著名劇作家楊蘭春先生在朝陽溝村體驗生活的那段經歷說起。沒有楊蘭春先生1957年在咱朝陽溝村那段扎實的生活積累和他對農民、對鄉村、對土地的那份兒深厚情感,就沒有現在久負盛名的豫劇《朝陽溝》。沒有《朝陽溝》的誕生就沒有河南豫劇院三團與朝陽溝村半個多世紀的深厚情誼。”賈文龍說,“我們河南豫劇院三團一直以來都在尋找一處適宜生活且又助于創作的地方,如今我們的愿望實現啦!”
近年來,隨著“朝陽溝鄭州市級森林公園”項目的投建以及鄭州市美麗鄉村建設試點項目的實施,朝陽溝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但建設了“楊蘭春文化園”,朝陽溝水庫也恢復了湖面碧波蕩漾、水鳥游弋,兩岸青山對峙、綠樹成蔭的人間勝境,再現了“朝陽溝好地方名不虛傳,在這里一輩子我也住不煩”的佳話。這樣的環境令人向往,尤其是對于文藝創作者來講,更是難得的創作天堂。
賈文龍說,“如今我們戲曲人趕上了好時代,國務院《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的實施體現了國家對戲曲藝術的重視,我們又得到咱登封市大冶鎮鎮政府和咱們朝陽溝村的大力支持,為我團提供了這么好的創作環境,此舉更是鼓舞了我們三團人的士氣,堅定了三團人的信心。三團人勢必會更好地發揮戲曲藝術在建設中華民族精神家園中的獨特作用,我們一定做到在繼承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創新,創造屬于新時期三團人的新輝煌!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藝作品來回饋社會、回饋咱朝陽溝村廣大朋友們!”
據悉,河南省豫劇院三團自1952年成立以來,在黨的文藝路線、方針指引下,在各級領導及觀眾的關懷與支持下,創作緊扣時代脈搏,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以表現當代生活為己任,先后成功排演了以《朝陽溝》《劉胡蘭》《小二黑結婚》《李雙雙》《倔公公與犟媳婦》《兒大不由爹》《紅果,紅了》《螞蜂莊的姑爺》《香魂女》《村官李天成》《焦裕祿》等為代表的二百多個劇目,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和追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