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新時代——河南稀有劇種北京公益周”新聞發布會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舉行
河南省文化廳副廳長李霞接受媒體采訪
11月7日上午,“唱響新時代——河南稀有劇種北京公益周”新聞發布會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舉行。河南省文化廳副廳長李霞,中國劇協分黨組副書記顧立群,中國藝術報社總編輯康偉,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梅蘭芳大劇院副總經理馬南,河南稀有劇種院團長代表,以及河南、北京的20多家媒體記者出席發布會。
“唱響新時代——河南稀有劇種北京公益展演周”活動由河南省文化廳、中國藝術報社主辦,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梅蘭芳大劇院承辦,恒品文化·戲緣APP、河南恭禧文化傳媒協辦。
此次新聞發布會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在開場短片中,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精心制作的視頻短片,向到場嘉賓介紹多姿多彩的河南稀有劇種概況。即將在京展演的9個劇種的院團長踩著鑼鼓點依次上場,自報家門,向大家亮出各自劇種的“名片”。商丘四平調、太康道情、內鄉宛梆、潢川嗨子戲、豫南花鼓戲等院團代表展演劇種片段贏得陣陣掌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田愛云老師現場演唱的開封二夾弦受到現場嘉賓的熱烈歡迎。最后,主承辦方代表共同擂鼓啟動展演活動。
李霞在致辭中說,河南是戲曲大省,戲曲是河南的一張亮麗名片。近期,河南戲曲在京城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強進的戲曲風,造成了很大的轟動和影響:第四屆中國豫劇節暨豫劇優秀劇目北京展演月產生很大的轟動;豫劇進北大、清華讓青年學子感受到河南戲曲的獨特魅力,引起強烈的反響。本月中下月,我們又要在北京舉辦“唱響新時代--河南稀有劇種北京公益展演周”,這次來北京展演的9個劇種、10個劇團、10臺大戲,是從今年三月份鄭州稀有劇種匯演劇目中精選出來的,這也是河南稀有劇種首次大規模、有組織的組團活動,集體的在北京亮相。這次活動意義非凡,可以說是創造性的、開拓性的、歷史性的一個大舉措,也是我們河南文藝工作者,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按照習總書記的號召,堅守文化自信,傳承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具體的行動。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我們河南戲曲人在行動、河南文藝工作者在踐行。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展演活動能有更多的人關注河南稀有劇種的傳承和發展。目前,河南的稀有劇種有34種,尚能在舞臺上演出的有20多種,這些劇種都有上百年的歷史,都是省級、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傳承保護項目,傳承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就是在堅守我們的文化自信。習總書記說: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可以說,把文化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擔起這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新征程的使命,所以,我希望通過這一次的活動,能夠真正推動我們稀有劇種的傳承和發展,能夠推動我們文化的繁榮和興盛!
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說,稀有劇種雖然不如京劇、豫劇等大劇種的知名度高,但也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歷史悠久,今天很多的知名劇種也是從最初的稀有劇種演變而來。此次展演,就是為了促進稀有劇種的活態傳承,展示稀有劇種的獨特魅力,推動稀有劇種的健康發展,留住民族文化的根脈。
參加“唱響新時代——河南稀有劇種北京公益周”活動的稀有劇種有:清豐柳子戲、永城柳琴戲、內鄉宛梆、安陽淮調、沁陽懷梆、陜州蒲劇、平輿絲弦道、太康道情戲、范縣四平調及商丘四平調,共9個劇種10家院團,其中有7個劇種是國家級非遺項目。
展演期間,還將進行全媒體網絡直播,并采取“一戲一評”,每場展演結束后,由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對所演劇目進行點評,對稀有劇種的發展建言獻策,同時還將邀請中央電視臺、中國藝術報、河南廣播電視臺、中國藝術頭條等知名媒體和騰訊、網易、戲緣等網絡媒體進行全程跟蹤報道。
展演周將于2017年11月17日——23日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舉辦。“唱響新時代——河南稀有劇種北京公益展演周”是純公益演出,所有演出門票都將無償贈與首都戲迷觀眾、河南籍在京務工人員、部隊官兵、藝術院校學生等。
“唱響新時代——河南稀有劇種北京公益展演周”演出排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