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河南 >> 瀏覽文章

構建非遺保護框架 突出河南特色

2018/6/22 16:42:32 點擊數: 【字體:

肩負傳承使命 守望精神家園

——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和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座談活動發言摘編

為激勵全國非遺保護工作者進一步奮發向上、開拓進取,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對在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50個集體和99位個人進行表彰,分別授予“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和“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稱號。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建設,保護和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經各地申報、專家組初評、社會公示、評審委員會審議等程序,文化和旅游部日前確定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1082人。6月8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和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座談活動在天津舉行。與會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和第五批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代表分享了他們從事非遺保護傳承的生動故事和感悟。現將發言摘編如下,以饗讀者。

構建非遺保護框架 突出河南特色

裴景嶺

構建非遺保護框架 突出河南特色

先進集體河南省非遺保護中心于2017年開展的首屆晉冀魯豫傳統戲劇展演活動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經河南省編委批準、單獨建制的事業單位,成立于2011年,現有在編人員13名。

在河南省文化廳的領導下,河南省非遺保護中心堅持把基礎工作建設作為重心,努力構建非遺保護傳承的基本框架。經普查,發現全省非遺線索180余萬條,有價值線索22萬余條。截至目前,河南省非遺保護中心科學制定保護規劃,完成了大批省級以上非遺項目和傳承人的檔案記錄,出版圖書43冊、音像制品230余部,錄制傳承人影像100多部。2017年,在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的支持下,中心組織舉辦了首屆晉冀魯豫傳統戲劇展演活動,邀請四省9個稀有劇種的表演院團演出9天18場,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

為探索分類保護的有效途徑,2012年起,我們開展非遺系列專項搶救保護工程,現已完成河南省稀有劇種和傳統美術搶救保護工程。稀有劇種搶救保護工程共復排傳統劇目420部,收集整理傳統劇本1890部,收集實物5800多件,出版書籍120余冊,錄制出版音像制品120多部。傳統美術搶救保護工程完成了250個相關項目的拍攝和306名傳承人的口述史采訪工作,錄音300余小時,原始視頻約30TB,收集實物2.68萬余件。通過這項工程,我們不僅在檔案整理、圖書出版、影像記錄、實物征集、展館建設、人員培訓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還調動了各方力量的積極性,發現了一批有價值的新線索。

傳承人群的規模大小、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到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成效。我們把對傳承人群的服務、引導、扶持作為一項主要任務來抓:一是建立順暢的溝通機制,掌握其工作生活動態。很多傳承人將中心當成家,有高興事、煩心事都和我們說,形成了融洽的氛圍。二是建立榮譽制度,解決實際問題,為傳承人爭取工作生活待遇等,激發其工作積極性。三是加強培訓,帶領傳承人學習政策法規,增強他們的責任心、使命感。 在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中,我們按操作指南要求,根據實際開展工作,努力提升記錄質量。在2017年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舉辦的中期交流會上,我們完成的《豫劇——王冠君》《撂石鎖——沈少三》得到了與會領導、專家的充分肯定。我們還啟動了河南省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程,目前已完成25人的記錄工作。

借助“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傳統廟會等,中心舉辦了多樣的文化遺產活動,如淮陽非遺展演、馬街書會曲藝展演、洛陽牡丹花會非遺展示展演等,已成為河南省非遺展示交流的窗口。尤其是淮陽非遺展演已舉辦9屆,共邀請20多個省的462支隊伍參加展演,參演人數近萬人,觀看群眾4200余萬人次,既為群眾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大餐,也為全國非遺工作者搭建了交流學習的平臺。 (裴景嶺為河南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