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傳來消息,繼2015年9月,第一批11冊稀有劇種圖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之后,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努力,2018年7月,第二批18冊稀有劇種圖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至此,“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系列叢書,共29冊全部出版發行。
河南是戲曲大省,除了豫劇、曲劇、越調等三大地方戲曲劇種之外,還存在著為數眾多的小劇種,我們一般稱之為“稀有劇種”,如大平調、大弦戲、懷梆、宛梆等。
稀有劇種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和獨特的唱腔以及靈活的表演形式,它們活躍在鄉村坊間,深受民眾喜愛,是“活態”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地方文化的一個代表性符號,這些稀有劇種承載著當地的文化記憶和文化基因,有著較高的社會價值、文學價值和藝術價值,是中原文化生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搶救性保護這些珍貴的稀有劇種,河南省文化廳啟動實施了“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負責稀有劇種系列叢書的編撰工作。
為完成好這項工作,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調集力量,對稀有劇種的歷史沿革以及它的成長軌跡都做了系統的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采用 “劇種志”的方式,為每一個稀有劇種出版一部圖書,不僅從劇目、音樂、表演、舞臺美術等方面對稀有劇種的藝術層面進行了詳盡的搜集、整理和記錄,而且從文化層面對稀有劇種的保護和傳承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基礎,為全省稀有劇種的保護和有效傳承奠定了扎實的基礎。為了保質保量完成此項工作,各位工作人員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辛勤的勞動,數次深入所負責劇種流布地域進行實地調研,訪談老藝人,搜集了大量非常珍貴的第一手資料,為今后進行該劇種的后續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系列叢書(共29冊)分別是:《大平調》《大弦戲》《四股弦》《靈寶皮影戲》《羅山皮影戲》《桐柏皮影戲》《懷梆》《柳子戲》《四平調》《落腔》《漢劇》《河陽花鼓戲》《光山花鼓戲》《虞城花鼓戲》《二夾弦》《目連戲》《棗梆》《二股弦》《羅卷戲》(上下冊)《淮調》《柳琴戲》《宛梆》《太康道情戲》《揚高戲》《杠天神》《木偶戲》《嗨子戲》《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