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紙、硯這“文房四寶”,筆居“四寶”之首。河南省項城市汝陽劉村,以生產“汝陽劉”毛筆而聞名。村子里超過50%的村民都從事過或正在從事與毛筆相關的生產銷售,有“妙筆之鄉”的美稱。
劉好勤是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汝陽劉”毛筆的第66代傳人,當他將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毛筆展現在人們面前時,仿佛打開了一扇中國傳統文化血脈延續的大門,別有洞天。據傳,毛筆由秦朝大將蒙恬所創,后經其帳下文書、親密隨從、“汝陽劉”先人劉寅傳承,便有了“汝陽劉”毛筆。
劉好勤介紹說,傳統制筆分掛毛、齊毛、墊毛、切毛、梳毛、清毛、裝桿、擇筆等工藝流程,“汝陽劉”毛筆則由128道工序精制而成,具有“尖、圓、齊、健”四大特點。為適應市場需要,近年來當地政府幫助企業在提高質量、打造品牌上狠下了一番功夫。每年都安排技術工人到浙江、江西等地學習交流制筆技術,引進先進設備和工藝,還邀請國內知名書畫家試筆并指出不足,力求精益求精。
如今,“汝陽劉”毛筆不僅是當地一張燙金的文化名片,同時也已成為汝陽劉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我們制作的‘汝陽劉’毛筆供不應求,年產值近億元,已經成為全國最大毛筆生產基地,也是全國毛筆行業唯一的‘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劉好勤說,如今的汝陽劉村,已發展為集毛筆生產、銷售、研發、收藏、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禮品企業,年產各類毛筆330萬支,產值達2億元。
近年來,項城市汝陽劉毛筆業有限公司被命名為全國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汝陽劉”毛筆被認定為河南省名牌產品。項城市文化局副局長秦濤介紹說,目前項城市正在籌建汝陽劉文化創意產業園,下一步,準備在毛筆的收藏價值、使用價值上同時下功夫,以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用途的生產、銷售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