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19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中國作家館的系列活動之一,由中國作協和河南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中原崛起”主題展9月2日落下帷幕。活動期間,一系列圍繞“文學中原崛起”主題開展的活動吸引了國內外讀者和專家的關注。
活動的成功讓河南作家的領軍人物——省文聯副主席、省作協主席李佩甫十分激動,他甚至向很多專家鞠躬致謝。他說,“中原作家群”的崛起離不開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努力,感謝之情無法用語言表達。
對于此次“中原作家群”集體進京,李佩甫表示,這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對河南文藝界大力扶持和激勵的結果。生長在中原大地上的作家,深受傳統文化的浸潤和滋養,具有十分可貴的堅韌性和包容性,涌現出了一大批“埋頭創作、不事張揚”的作家群體。這個群體除了包含如今活躍在中原大地上的作家,還包括豫籍在京作家,如周大新、閻連科、劉震云、柳建偉、劉慶邦、朱秀海、邢軍紀等一大批知名作家。河南文學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與作家們的這種可貴品質密切相關。但“好酒也怕巷子深”,河南文藝界要敢于走出去,在全國甚至國際舞臺上張揚一下。
在李佩甫的新書《生命冊》中,有一句話能夠概括河南作家的創作使命,就是“背負著土地行走”。對此,李佩甫說,河南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有著得天獨厚的文化傳統。同時,這又是一塊歷史上朝代更替頻繁、風侵雨蝕、災難深重的土地。這塊土地是“中原作家群”的生養之地,是我們的精神家園,也是我們的寫作領地。因此,河南作家的創作中有一種苦難意識,這種意識使他們的作品很有震撼力和現實意義,也逐漸讓他們形成一種“背負著土地行走”的歷史使命。
不過,李佩甫認為,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學面臨同質化的危險,我們熟悉的鄉土經驗、本土經驗的表達面臨新的挑戰。我們應當以全球性視野觀照本土經驗、書寫本土經驗,以獨立的文學精神和自覺的文學意識,匯入時代的滾滾大潮,創作出具有鮮明中原風格的優秀作品,讓我們的文學從本土走向全球。
對于“文學中原崛起”的提法,李佩甫表示這既是一種良好的祝愿,也是對中原作家的期望。我們將在堅守文學一貫的精神、品格的同時,使文學的思想探索和精神追求達到新的高度,力爭使我們的文學成為民族藝術水平和精神高度的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