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晚,位于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大會議廳里鑼鼓喧天,來自陜西渭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用傳統皮影戲、老腔、華山社火等藝術形式向各國觀眾奉獻了一場中國文化盛宴。本次題為“渭南表情”的中國日活動旨在紀念《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通過10周年。
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副委員長許嘉璐對本報記者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活化石,中國擁有最豐富、最多元、多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應該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領頭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表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具有里程碑意義,渭南展現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性和強大的生命力。(原標題:陜西非遺走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