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面具傳承人傳幫帶 何東安 攝
日前,湖南瀘溪縣興隆場鎮儺面具傳承人吳興知將祖輩傳承下來的儺面具雕刻技藝傳授給學員,先后教授10余名村民學習雕刻儺面具藝術。儺面具雕刻以儺堂神案人物為主,采集傳承下來的全堂戲人物面具作為雕刻對象。現代人們喜歡將其應用于裝飾藝術方面,吳興知創新的儺面具雕刻頗受歡迎。
儺面具,又稱“鬼臉殼”,是當地古老的民族民間手工技藝之一。它們造型各異,功用不一,種類繁多,有12生肖、36諸天罡以及地獄判官、小鬼、牛頭馬面等等。按功用造型可分為祭祀面具、驅鬼面具、戰爭面具、跳香面具等,被廣泛應用于驅鬼逐疫、儺戲、祭祀等多種民俗活動,體現一方人群的生活風貌、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
在傳承方式上,以師徒傳承為主,主要傳授面象、開光口訣和制作技藝。
吳興知,1963年9月出生于瀘溪縣興隆場鎮,這是一個苗漢雜居之地,巫儺文化氛圍濃厚。他從小耳濡目染,酷愛木雕藝術和巫儺文化,也曾師從一代儺面具雕刻大師李楚漢。經過30余年努力,他的雕刻技藝日趨完善,雕刻的儺面具深受土家苗寨的歡迎。2009年,他的苗族跳香面具,在湘鄂渝黔首屆民族旅游商品大賽中榮獲金獎。
現在,在瀘溪從事儺面具雕刻的藝人,頗有名氣的還有興隆場的梁鐵和浦市的劉明生等。
“瀘溪儺面具,很神秘,也很精致,傳承著千年文化表情。做好保護與傳承工作有著重要的價值。”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楊芳玉說。 (何東安)(原標題:瀘溪縣儺面具傳承人授課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