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桂林:故人故居故事多

2014/3/13 16:52:46 點擊數: 【字體:

 

桂林:故人故居故事多

 李宗仁官邸主樓一角(由李宗仁文物陳列館提供)

  2014年的馬年春節期間,網友胡小姐在微博上曬出了一組在桂林白公館游玩的照片,并寫道:“桂林,上世紀的風流場,多少名人故地華章故事沒于風里。千古名將,桂系的白與李”。白公館坐落在桂林榕湖畔,是民國名將白崇禧的故居,如今是榕湖飯店最具特色的景觀之一。故居中擺置的民國古董家具和舊時的鋼琴、留聲機、圖片等,讓游人頻頻駐足,重新憶起桂林曾經的風光歷史。

  桂林建制兩千多年,在中國歷史上曾經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頁。抗戰期間,桂林從一座5萬人的小城迅速膨脹成50余萬人的西南重鎮。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桂林的秀山麗水、人文氣質孕育了大批名士領袖,也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愛國志士。

  故人展一時風華

  “三元及第,是指在鄉試、會試、殿試時都取得第一。在中國的科舉歷史上共有15人獲此殊榮。這里表彰的是最后一位‘三元’——桂林人陳繼昌。”在靖江王府正陽門“三元及第”的石刻下,導游正向一名外國游客解釋“三元及第”這四個字的來歷。據記載,陳繼昌為清代宰相陳宏謀的玄孫,從政后官至江蘇巡撫。陳氏一族人才薈萃,五代連科,共攬“三翰林雙四進士三十二舉人”。

  讓廣西秀美山水以色彩明麗、水墨淋漓的中國畫形式躍然紙上是漓江畫派的風格。上世紀初生于桂林、長于桂林的陽太陽從藝90多年,是漓江畫派的開拓者、旗手和領軍人物,其作品曾多次與世界美術大師戈雅、羅丹、馬蒂斯、德朗等的作品同臺展出。晚年,談到漓江畫派,他曾說道:“桂林漓江是一個特殊的地區,山水有特色,繪畫當然也應該有自己的特色,每個人都應該表現自己的特色,我就表現我的特色。”

  在桂林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里,至今還保留著一間十來平方米的閱覽室,越南人民領袖胡志明曾在此工作生活2年之久。1938年,胡志明化名胡光,以八路軍軍人身份來到桂林,從事革命活動。他一邊和中國同志共同奮戰,一邊關注越南的革命運動,在桂林成立了越南獨立同盟會辦事處、中越文化工作同志會和越南民族解放委員會。

  “在抗戰期間,巴金、徐悲鴻、夏衍、郭沫若、茅盾等大批學者名流涌入桂林,為抗日救亡吶喊。”在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里,講解員解說道,當時集結于桂林的文化人士達1000多人,其中不乏著名的作家、畫家、科學家、音樂家、戲劇家等革命人士,許多重要的作品在這里創作,許多重要的劇作在這里首次上演和發表,出版和發行的書刊數量在當時為全國第一。桂林成為抗日文化運動的中心陣地。

  故居現舊時風貌

  在桂林臨桂縣的馬鞍山下,一座民國時期的大宅與周邊民居渾然一體。青磚高墻呈矩形環繞,大門上刻著“青天白日”的橫額以及“山河永固,天地皆春”的對聯,雄踞一方的莊園氣派油然而生。這便是民國軍事將領李宗仁的故居。

  李宗仁故居占地面積5060平方米,由安樂第、將軍第和學館等建筑構成,是極具嶺南莊園特色的民居建筑。“說到桂林歷史文化不能割裂民國時代,而李宗仁就是這個時代的杰出人物。”李宗仁文物陳列館副館長韋芳表示,要了解李宗仁和他的成人、謀事,故居、官邸是不可繞過的。

  李宗仁一生戎馬,是民國時叱咤風云的桂系軍閥領導者和代表人物。他帶領的桂軍在北伐戰爭中立下彪炳戰功,指揮臺兒莊會戰殲滅日寇1萬余人,成就中國軍隊抗戰初期正面戰場上的最大一次勝利。1965年,李宗仁作為國民黨要員毅然從美國返回祖國,為中國統一大業率先垂范。

  “當年李宗仁雖已成為民國時的大將,但是他和他的家人仍保留著廣西鄉土的淳樸氣質。”韋芳說,李宗仁成名后,他的母親留守鄉下,待人平和親近,時常資助貧苦鄉親。而他的父親則志于教書育人,李宗仁與兄長為其父在故居前院籌建了學館,以續耕讀世家的傳統。

  李宗仁的官邸及故居對外開放已20余年,珍藏著160余件國家級文物,并于199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李宗仁官邸已經實現免費開放,成為桂林熱門旅游景點之一。

  除此之外,桂林還保留有白崇禧、馬君武、徐悲鴻、李濟深等眾多名人的官邸、故居,述說著桂林歷史上曾經有過的輝煌。

  故事說老城歷史

  雖然每年來桂林旅游的游客非常多,可在桂林優美的自然景觀之外,卻很少人知道在這里發生過許多動人的故事以及桂林這座城市充滿著的傳奇色彩。

  “清碧上方”是桂林老八景之一,指的是被日本飛機炸掉的開元寺,而開元寺的聞名與唐代鑒真和尚有關。家住開元寺周邊的退休教師姚先生經常向人介紹鑒真在桂林的故事。在來到桂林以前,鑒真已嘗試東渡日本留學5次,均以失敗告終,63歲的鑒真幾乎絕望,雙目失明,身心受挫。但是他坐船途徑桂林時卻受到當地百姓的熱情歡迎,始安都督馮古璞也親自步行出城迎接。在桂林逗留的1年時間里,鑒真為開元寺主持受戒大典、講法施戒,還贈醫施藥。一時間開元寺香火鼎盛、善男信女涌至,讓桂林的佛教文化推向了鼎盛。而鑒真也從桂林信眾中重獲信心,第六次東渡日本,并最終實現了宏愿。

  中國一代畫壇大師徐悲鴻也曾6次來到桂林,前后流寓2年之久。在桂林,徐悲鴻不僅在藝術文學上堅持開展抗戰工作,也為這個地方留下了一段美好的故事。

  1942年,徐悲鴻在桂林結識抗日文工團合唱隊的湖南妹廖靜文。當時重慶中國美術學院籌備要招考一名圖書管理員,廖靜文以第一名的優秀成績被徐悲鴻錄用。之后2年,廖靜文一直協助徐悲鴻的工作、照顧他的生活,讓徐漸漸走出失婚的陰霾。最終兩人力排阻力,結為秦晉之好。 (原標題:桂林:故人故居故事多)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2014-03-13)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