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甲骨保護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發現“遘”等10例新字形
2014/5/22 16:09:4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本報訊 (駐山東記者蘇銳)記者近日從山東博物館藏甲骨保護整理與研究座談會上獲悉,于2013年12月啟動的山東博物館藏甲骨整理與研究項目取得重大進展。截至5月12日,項目組技術人員已傳拓甲骨7541件,包括甲骨正、反面拓本;拍攝高清晰度甲骨圖片1653件,含正、反、側三面。 研究過程中,項目組取得了多項新發現。一是發現了“遘”等10例新字形;二是發現了一批新材料,如一批軍事性質的特指信物及罕見的兩片人頭骨卜骨;三是新發現甲骨內容上證實了前人推斷,如兩片卜骨的綴合確認了商代方伯名;四是整理甲骨綴合過程中,發現從文字內容上分析,有幾十組甲骨可進行拼合。
甲骨文是認知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也是探索我國古代文明的重要橋梁。山東博物館收藏殷墟甲骨文10588片,數量僅次于國家圖書館和故宮博物院。這些甲骨文內容豐富,涉及殷商政治制度、王室結構、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具有極高的文物和史料價值。6月對所有甲骨的傳拓工作完成后,項目組將制作甲骨摹本,跟進真偽鑒定、碎片綴合、分期分類斷代等工作,并將出版書籍《山東博物館所藏甲骨》,以彩照、拓本、摹本形式著錄館藏全部甲骨文。(原標題:山東甲骨保護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發現“遘”等10例新字形)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網(201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