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成都發現隋代摩訶池遺址 證實古籍描述成都古代城市河湖水系布局

2014/5/26 10:46:57 點擊數: 【字體:

    本報成都5月25日電(記者李曉東、危兆蓋 通訊員魯磊)25日,記者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歷經7個多月艱苦發掘,考古隊在成都體育中心發掘點發現了隋代摩訶池遺址。考古現場負責人易立告訴記者,除了在成體中心發現唐代建筑基址外,還首次確認了摩訶池東南部的走向、范圍和堆積情況。

    唐人盧求在《成都記》中記載:“隋蜀王秀取土筑廣此城,因為池。”由此可知,摩訶池最早出現在隋朝。史料記載,隋煬帝開皇二年(公元586年),鎮守成都的蜀王楊秀要擴建成都子城,于是需要挖土筑城,土挖得多了,就形成了一個“人工湖”。一位西域僧人云游至此,便說了句“摩訶宮毗羅”(梵語),意思是說這里廣大有龍,人工湖始名“摩訶”。清李元《蜀水經》記載,流江“又東為金水河,入成都縣城,匯為摩訶池,又東釃為解玉溪,又東穿華陽縣城而出,入油子河”。引自城西流江的“源頭活水”,構筑了成都城市完整的河湖水系,也為摩訶池注入了充足水源與盎然生機。

    摩訶池到底有多大呢?成都水利專家陳渭忠在《摩訶池的興與廢》一書中稱,摩訶池修成之初,面積達500畝,隨著唐代將郫江水和解玉溪水引入摩訶池,摩訶池的水量變得十分充足,經過后蜀擴建,水域面積在1000畝左右,約有100個標準足球場那么大。唐代詩人高駢以“畫舸輕橈柳色新,摩訶池上醉青春”來描述摩訶池的“醉人”;杜甫則在摩訶池上“莫須驚白鷺,為伴宿青溪”;摩訶池的美,更是令宋代陸游“一過一銷魂”;而蘇軾《洞仙歌》中“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的詞句更是讓摩訶池為世人所熟知。巴蜀文化學者袁庭棟感慨,古代成都的城市格局如杭州一般,“湖光城色兩相宜”。而從目前考古發掘的情況看,摩訶池的邊緣大致由西南往東北延伸,堆積最深處接近7米。

    對于摩訶池是如何消失的,袁庭棟介紹說,摩訶池經歷了唐代早期、元末明初及明代晚期三次人工回填,水域面積逐漸縮減;明洪武十八年,蜀王朱椿將大半個摩訶池填平,于后蜀宮殿舊址修建蜀王府,明末清初,蜀王府毀于戰亂;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蜀王府廢墟上又興建起貢院,只有西北隅仍殘留少許水面;到了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摩訶池全部被填平成了演武場。一個在唐宋時期讓無數文人騷客雅興大發的摩訶池,如今只存在于各種詩詞和史料之中,而世人對摩訶池的方位、大小也一直存疑。此次發掘,不僅發現了足以定位摩訶池近7米深的堆積,還發現摩訶池的東南部走向并不規則,這為今后的成都城市考古提供重要的坐標。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介紹,這次考古發掘工作,自2013年10月開始,一直持續到2014年5月。除了摩訶池遺址外,還陸續在不同土層中發現了明代蜀王府宮苑遺址、疑似唐代官衙院落基址等重要文化遺存。對建立四川地區的考古學文化序列,研究成都古代城市發展的空間結構、規劃布局以及古代成都平原地區政治經濟狀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原標題:成都發現隋代摩訶池遺址 證實古籍描述成都古代城市河湖水系布局)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2014-05-26)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