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老觀鎮是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四川“最具保護價值古鎮”。從南充到老觀,兩個半小時車程。下車最先入眼的,便是老龍鎮街上那四角重檐、古色古香的奉國樓。
從奉國樓牌坊進入900多米長的老龍鎮街,走在石板路上,一路晃過明清時代的古院落、碾米坊、烤酒坊、旱碼頭、古米倉……老觀鎮建制史有1000余年,其中奉國縣在這里設縣長達700多年。
老觀鎮是“春節文化和川北燈戲”的發源地,巴蜀民歌《晾衣裳》,老觀人至今仍在吟唱。在老龍鎮街,有一塊老觀民俗文化藝術團的匾牌,一遇旅游旺季和春節,這些民間藝人將表演燈戲、川劇折子戲、皮影,當地一些老人將這里稱之為“燈戲窩子”。
談起老觀民歌,新鳳街74號88歲的居民侯明芳能即興清唱起來:“清早起來去趕場,摘片樹葉吹響響……”近80高齡的炊事員彭顯烈說,老觀有50多處老建筑都是明末清初的,過年的時候,老觀鎮戲班子從大年初一唱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演好幾場戲。
從古至今,老觀人演燈戲、看燈戲、議燈戲。作為“燈戲窩子”,燈戲成為古鎮原生態文化旅游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