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南京珍稀梅樹將申報名木 力壓400歲梅王梅后

2014/6/27 14:52:58 點擊數: 【字體:

南京珍稀梅樹將申報名木 力壓400歲梅王梅后

梅花山的鎮山之寶“別角晚水”記者 趙杰 攝

  南京市1263株“綠古董”,紫金山經過認定的有600株左右。近日,南京市園林局借第五次古樹名木普查的機會,和中山陵園管理局的相關部門對景區樹種進行梳理。現代快報記者獲悉,梅花山鎮山之寶“別角晚水”將申報名木,陵園大道的法桐有望進入古樹名木后備隊。現代快報記者 余樂

  梅花山“別角晚水” 申報名木

  這次古樹名木普查,梅花山上300多株“老梅仙”誰最有資格申報?結果,珍稀品種“別角晚水”最受推崇,近400歲高齡的梅王梅后卻意外“失寵”。梅王梅后是古人欣賞的墨梅品種,“腰圍”近60厘米,高約七八米,花開時先是紅色,而后漸漸發紫、轉黑。2009年從外地移植到梅花山后,市民爭相圍觀。

  這對“伉儷古梅”為何沒能成首選?專家認為,古樹名木,不僅要年齡夠格,還需要文化歷史背景輔以佐證。這兩株明代古梅年歲是夠了,但并非本地“土著”。而“別角晚水”卻是梅花山土生土長的“天下第一梅”。上世紀70年代,“梅花院士”陳俊愉在老梅山上意外地發現了一種從來未見過的梅花,花瓣層層疊疊,有三四十瓣。后來梅樹衰敗、梅山歷經變遷,陳俊愉再次造訪卻遍尋不著。直到1993年,陳俊愉尋遍全山終于發現一株,非常珍貴。

  “別角晚水”是南京梅花山品種資源的一個代表,也是國際公認的優秀梅花品種。基本符合“名木”的申報條件。除了“別角晚水”外,南京梅花山還將有幾株民國時期種植的梅花申報古梅。

  陵園大道法桐申請入“后備隊”

  陵園大道是當年為孫中山修建的迎櫬奉安大道。道路兩旁的1007株法桐,由南京“綠化之父”傅煥光1929年栽種。當年,它們從上海法租界的公園遠道而來,成為國內最早一批站上街頭的法桐。這些令傅煥光驕傲的法桐,每到夏季綠陰如蓋。

  南京市第五次古樹名木普查,將挑選80歲以上的老樹成立“后備隊”。“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這條路上的老法桐。”相關負責人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按1929年引進法桐幼苗開始推算,它們已經過了80歲的門檻,“一旦成功獲批,這些法桐將得到比以往更好的待遇。”

  遺憾

  “元老”濕地松只剩幾十株了

  探訪結果也有讓人遺憾的,建陵初期,紫金山曾種下大量松柏類樹種,馬尾松、黑松等,解放前后種下的濕地松也被列為了名木。昨天,現代快報記者獲悉,原先上百棵濕地松作為造林先鋒樹種從美國引進。隨著時代變遷,紫金山的生態逐漸恢復,闊葉林逐漸替代了針葉林。原先的百余株濕地松現在逐漸減少,只剩下幾十株了。 “近30年來,紫金山的針葉林從四成下降到不足十分之一。”專家說,這預示著,昔日壯觀的針葉林將被闊葉林取代,紫金山秋冬季節的綠色將會越來越少。

  驚喜

  深山中藏有古板栗樹

  還有些令人驚喜的發現。板栗樹在南京種植較少,不過,紫金山的密林中,卻隱藏著一棵南京最大的古板栗樹。“這棵古板栗樹,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便發現了,一直活到現在。”園林專家告訴記者,它需要兩人才能合抱過來。“應該是南京最古老的。”專家說,這次進林普查,他們意外地發現,古板栗樹又萌生出了小板栗樹,夾在大樹中間,未來將發展為“大家族”。

  給古樹名木建“電子檔案”,進行GPS定位保護

  “這次普查,原來擁有編號的古樹名木要先檢查清楚。”南京市園林局的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南京擁有1263株“綠古董”,但一些古樹名木種群合起來擁有一個編號,總共編號不足800個。根據前四次的古樹名木普查,中山陵經過南京市政府認證的古樹名木在600株左右,涉及42個品種,擁有100多個編號。如明孝陵神道上的幾百株圓柏,合起來擁有兩個編號。這次將給它們分戶口,逐棵建立“電子檔案”、設立分號,在地圖上標出樹木的經度和緯度并輸進電腦,建立起地理信息管理系統,進行GPS定位保護。“什么時候修剪、施肥、進行病蟲害防治,包括責任人是誰,只要點擊鼠標就一目了然。”中山陵園管理局的相關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南京日報(2014-06-2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