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東城區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學習課堂移到基層一線,抽調370余名黨員干部到社區掛職,到百姓身邊搜集意見和問題,共征集到677條意見建議,其中,反映胡同街巷環境臟亂差的有55條。此外,區委班子和政府班子在自我檢查材料中,還就城市管理、胡同街巷環境整治方面檢查出29條問題。
今年年初,東城區城管委牽頭,對群眾反映強烈、舉報投訴較多的違法建設、環境衛生、環境秩序、交通停車、市容設施、園林綠化等街巷胡同內存在的六大類、30種環境問題進行分析和梳理,制定了街巷胡同管理十二大類、36項標準,開展了諸如非法小廣告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違法用地違法建設專項行動等10類專項整治行動,城市臟亂現象得以遏制,胡同街巷管理有了細則可依。
“提升胡同環境,不能靠突擊戰。保護胡同風貌,要治標,更要治本。”針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東城區委常委會共制定了23條整改舉措。今年2月份以來,東城區委書記楊柳蔭、區長張家明親自抓落實,區城管委、商務委等部門分別研究制定長效措施,一系列規章制度相繼出臺。
東四南大街21號~31號,住著30多戶居民。居民每天沿著寬約3米的小胡同出入。原本就不寬的胡同,居民又建了一排臨墻小木房,將一些不舍得扔的物品放在里面。往胡同深處走,各種雜物堆滿小路,顯得十分擁擠。
今年4月初,居民向街道反映情況后,朝陽門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鄧彬馬上到現場了解情況。4月上旬,街道制定出胡同環境整治方案,4月15日社區召開居民代表會,征求整治方案意見。5月4日胡同整治開工了,鋪裝路面、粉刷墻面、拆除私搭亂建、清理廢物廢料、修建圍墻、安裝大門和自行車棚,私搭亂建的地方砌上了花池,栽種綠植和月季,老舊小路變身成為花叢小路。
為了優化胡同交通微循環能力,東城區在全區推廣朝陽門、交道口、安定門街道胡同停車自我管理經驗,拆除地鎖3000余處。今年有望實現100條胡同機動車單停單行,緩解胡同交通停車擁堵混亂現狀。
“把群眾的心聲當成黨員的‘鏡子’,正衣冠、找差距,最終目的是要解決好老百姓反映強烈的問題,讓群眾滿意。”東城區委書記楊柳蔭表示,“提升胡同環境,保護好胡同風貌,留住鄉愁、留住北京味兒,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