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自貢800公里古鹽道啟動考古調查 清代中期形成

2014/9/2 17:31:35 點擊數: 【字體:


自貢800公里古鹽道啟動考古調查 清代中期形成

見證興衰的自貢古鹽道資料圖

自貢800公里古鹽道啟動考古調查 清代中期形成

承載歷史記憶的古鹽道資料圖

  自貢將對古鹽道文化遺產進行考察,確定4條陸路和1條水路

  昨日下午,自貢市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局(自貢市文物管理局)召開自貢鹽運古道考古調查新聞通氣會。了解到,9月1日至9月10日,自貢市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局(自貢市文物管理局)將聯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組織考古學、古建筑、交通史、鹽業史方面的國內專家,開展自貢鹽運古道考古綜合調查。

  水陸并進 考察古鹽道分布和現狀

  自貢市文廣新局副局長戴燕靈在會上表示,本次考古調查由國內高校和業界研究院所考古學、古建筑、交通史、鹽業史等方面的20名專家組成考察團,考察歷史上自貢鹽運古道的線路分布、鹽道的現狀、自貢鹽運古道上的文化遺產。

  據了解,古鹽道的考察線路確定為陸路4條、水路1條,陸路考察線路為井富路、井宜路、井榮路、井內路;水路考察線路為旭水河→釜溪河→沱江。總行程800公里,布置了考察點50個。

  “當時的鹽業運輸是以自貢自流井為中心,呈放射狀運往其他省市。”自貢鹽業歷史專家、本次考察團研究員之一宋良曦介紹。除此之外,本次考古調查,將選擇自貢市最古老的鹽井之一大公井,進行發掘前重點調查。

  宣傳展示 調查成果將拍成紀錄片

  據介紹,此次考古調查完成后,將形成一個關于自貢鹽運古道的考古調查報告;將考古調查的成果拍攝成紀錄片,更加形象地宣傳和展示自貢鹽運古道,并組織召開“川鹽古道與區域發展”學術研討會

  為確保此次考古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自貢市建立了自貢鹽運古道考古調查工作協調小組,由主要負責聯系文化工作的市政府副秘書長周耘牽頭,文化、檔案、方志、規建、旅游、國土、外宣等相關部門,理工學院相關負責人和七區縣分管領導參與,協調整個工作推動。

  據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配合此次鹽運古道考古調查,自貢市各級文物保護部門和各類文保機構已從本月初開始,在全市上下開展了文物安全集中宣傳整治月活動。創造條件,積極整改文物本體及文物周邊環境方面的重大安全隱患。

  歷史照進現實

  挖掘鹽文化的根 梳理古鹽道的歷史與現狀


  自貢,曾是一座遍地鹽井的城市,素以盛產井鹽聞名遐邇,被譽為“鹽都”。清代中期以后,隨著自貢鹽場鹽業生產迅速發展,經濟繁榮商旅增多,逐漸形成了以自貢鹽場自流井為中心的,溝通至成都,重慶和連接滇黔邊境的食鹽產銷運輸及各地運送生產、生活資料到自貢鹽場的交通線路。這些古鹽道全部為石板路,一般寬窄在1到2.5米,總里程約有800多公里。

  在這條古鹽道上,灑滿一路珍珠,古碼頭、古橋、古驛站、古牌坊、祠堂、廟宇、會館、古街、古鎮等比比皆是,還有船工號子、趕山號子等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前,國家和各級文物部門越來越重視對線型文物的保護。但是,自貢古鹽道的價值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和得到很好的梳理。”戴燕靈說,“通過本次鹽運古道的考古調查,將深入挖掘鹽文化的根,進一步弄清自貢古鹽道的歷史與現狀,對鹽道上的文化遺產進行梳理,遴選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遺產,對其進行價值評估,為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作準備。同時,更加有效地保護與利用鹽運古道上的文化遺產,盡可能把存在過的歷史發掘出來,確立出自貢鹽運古道所根植的文化風格與個性形象,為發展地方經濟文化增加新的亮點,也為建設中國井鹽文化特色城市奠定強大的理論基礎。”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華西都市報(2014-09-01)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