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廣東黎槎八卦村:與洪水共生

2014/9/5 16:57:17 點擊數: 【字體:

    近年來,以八卦為名或者出名的村子,應當首推浙江省蘭溪市的“諸葛八卦村”。廣東省高要市回龍鎮的黎槎村,大概是第二個稱為“八卦村”的村子。黎槎村成村于南宋,初時為周姓人居住,明永樂年間蘇、蔡兩姓族人從南雄珠璣巷遷至此處,逐漸發展為大姓。村子總平面呈圓形,直徑約200米。村子東西兩側各有一個月牙形大水塘。黎槎村民按宗族和房派分片居住,分為10個里或坊。每個里坊開一個坊門,門外有臺階通往低處的環村路。民居中間錯落分布著18個祖堂。坊門外分布有9個酒堂。酒堂旁邊有古榕樹及小廣場、古井等公共設施。

    從形態上看,黎槎村比諸葛村更像八卦:第一,它的輪廓幾乎是一個完整的圓形;第二,它一排排橫向布置住宅,和構成八卦圖案的一個個“-”或“--”很接近。

    黎槎村的建筑為什么是一排排的從中間向外拓展呢?這與它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黎槎村所在的區域地勢平坦,水網密布,中間不但有珠江第一大支流西江穿流而過,還有新興江、宋隆河等多條支流穿過。豐沛的水源和平坦的地勢,造成水患頻發。在1975年建成宋隆河大堤之前,這里幾乎年年發生水災,水位經常到達各里坊門的屋檐。經常遭受水災的黎槎村,很多人家都備有一艘木船,一旦漲水就劃船到附近較高處的“牛圍屋”去避難。“槎”字,就是木筏子的意思。村民們說,水災時只有屋頂露出水面,就像一片片筏子,所以村子就叫“黎槎”。

    對于洪水,黎槎村民除了隨時做好避難準備外,在村落結構和建造技術上也有獨特的應對方式。首先,黎槎村先民選擇了排屋這種建筑形式,因為它平行于洪水所形成的岸線。相對于梳式布局導致位于前排的建筑比后排的更易于遭水淹,采用橫向布局的排屋雖然并不能解決被水淹的問題,但它可以解決公平性的問題,也就是說,讓村民們在洪水面前人人平等。這一點還體現在黎槎村特殊的居住方式上。

    黎槎村的住宅極為狹小,房間多在5平方米到6平方米之間。凡是到黎槎村參觀的人,無不為這么狹小的房屋感到驚訝。黎槎村以核心家庭為基本生活單位。不過,黎槎村的住宅在使用方式上卻相當特殊——家庭功能被打散到一個個小房間里,幾乎每一個房間都對應著一項功能,而且這些房間的分布極為分散。比如現任村支書蔡贊源回憶他小時候的住房:祖堂的兩間廊房給祖母住,一間臥室,一間廚房;祖堂下方的一排房屋中有兩間房,一間是爸媽住,另一間給他和兄弟們住;再下方的一排房屋中又有兩間房,一間是爸媽的廚房,另一間給兄弟們住。除此之外,還有兩間房,一間是柴房,另一間是牛棚。房屋總計有8間。

    黎槎村民之所以采取這種特殊的居住方式,也和洪水有關。房間的面積小而統一,就具備了極高的適應性——每一個房間都可以隨時轉為臥室、廚房、柴房、牛欄或豬圈。因為每一家人都是既有高處的房間,也有低處的房間,所以在部分房屋被洪水淹沒之后,仍有其他房屋可以繼續使用,使得主要功能房屋盡量不受洪水影響。

    當然,這種交叉居住的生活方式在客觀上增加了村民的交往機會,這有利于保持家族或整個村集體的團結。同時,這也體現了平均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意識形態。房屋的面積、位置、朝向等都差異不大,家庭經濟狀況只體現在房間的數目上。超強的宗族集體凝聚力,是要靠抹平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來獲得的。

    解決了公平性的問題還不夠,還得解決技術問題。黎槎村至少有一半的房子是經常被水淹的。如果這些建筑沒有很好的耐水性,就得經常重建。黎槎村的建筑全部為青磚木構體系。青磚的耐水性較好,而且青磚的黏結和嵌縫材料是用石灰和桐油舂制而成。在古代,這是一種用來密封木船的板縫的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建筑泡水后的坍塌危險。

    根據住宅各項功能的重要性不同,黎槎村民們做了防洪位置上的區分。同樣的思維也用在了祠堂建筑上。黎槎村的祠堂,祭祀和聚會功能是分開的,演變成為祖堂和酒堂兩類建筑。我們認為,這種分化也是源于洪水。越高的地方,遭受水災的機會就越低。祖堂作為祠堂的祭祀空間,因為事關神圣,也要往高放。于是,祠堂的宴飲空間就只好分離出來,放到低處去了。

    在黎槎村附近,有稻田“十年無三收”之說,即因為經常被水淹,水稻十年里能有收成的不到三次。這個說法有夸張色彩,但也的確說明,不管對于農業生產還是日常生活,黎槎村的選址都不理想。既然如此,為什么從建村至今的600多年間,村民一直堅守在這里呢?

    我們猜測,這或許是出于防御的考慮。黎槎村有很強的防御功能,村外有環村的兩個大水塘,相當于護城河,水塘邊各有一座三層高的碉樓,這是第一層防護;村內居住區的最外層建筑,對內開門,對外是連續的圍墻,這是第二層防護;村內極不規則的巷道,很容易讓陌生人迷路,是第三層防護。在防御上如此煞費苦心,說明當時的社會治安很不好,安全性成為壓倒一切的首要考慮因素。黎槎村民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頑強地生存和發展,表現出強大的適應能力。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2014-09-05)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