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南寧9月9日電(記者劉昆)廣西桂林市資源縣資源鎮曉錦村發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因為文化遺物豐富、獨具特色,具有重要的考古意義和價值,日前被廣西文物考古所專家命名為“曉錦文化”。
該遺址位于桂林市資源縣資源鎮曉錦村后龍山,進行過三次發掘,共出土各類珍貴文物2000余件。曉錦遺址發掘的最大收獲是發現有炭化稻米,通過水洗法共選出炭化稻米12000多粒,經初步鑒定是較原始的栽培粳稻,有少量秈稻。這是目前為止廣西發現的最早的一批史前稻作標本,對于探究聚落形態、研究稻作農業的起源和稻作文化的傳播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發掘的炭化稻米較多的情況來看,曉錦部落已進入原始農業耕作期;從石紡輪的發現可以推測該部落已懂得紡織;石鐲被發掘,說明該部落已進入比較文明的時期;大量柱洞被發掘,可以推測他們是建屋而居,生活已相對穩定。該原始部落遺址涵蓋面積比較廣,其原始居民大約有60人。曉錦遺址可望與河姆渡遺址一樣,成為一個原始文化時空框架的文化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