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戰場館、不屈戰俘館、中國壯士群雕廣場……坐落于四川大邑的國內最大的民間博物館——建川博物館聚落,堪稱是一部濃縮的中國百年歷史,收藏大多為近現代文物,擁有4個主題的30余座分館,藏品800余萬件,其中表現抗戰主題的系列分館所展文物尤為豐富珍貴、震撼人心。通過一件件珍貴文物,一幕幕抗戰歷史的畫面在筆者眼前“活”了起來。
集國寶 記歷史 動人心
9月17日,經數位專家鑒定,建川博物館新增12件國家一級文物,包括反映1914年日德青島戰役的“日獨戰役寫真帖”、滇緬公路工務局人事檔案卡片、美國援華空軍C87運輸機殘骸等。至此,建川博物館館藏國家一級文物達341件(套)。
此次參評的150件(套)文物,涵蓋民國、抗戰、新中國等多個時期,質地包括瓷、石、木、紙、綢、象牙等,種類相當豐富。專家組最終鑒評出國家一級文物12件、二級文物9件,三級文物37件。
這批文物中最吸引筆者的是幾百封侵華日軍所寫信件及大量明信片。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介紹,信上的內容大多為想念家人、希望戰爭快結束、厭戰的情緒,明信片則為報平安之用。
參加本次鑒定的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研究員阮家新說:“這批近現代文物不同于古代文物的優雅高貴,它們帶來的更多是心靈的震撼。”
建新館 展罪行 祈和平
建川博物館聚落新近有了一個新成員——日本侵華罪行館。
日本侵華罪行館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預計明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時開展。展覽將以1931~1945年的時間順序展出,展出文物大都是樊建川從日本搜集購買來的日本侵華有關物品,包括:武器、地圖、生活用具、軍人家信、出征錦旗、軍人衣物等,共計一萬余件。旨在通過大量、不同類型的歷史文物,向世界講述一段鐵的歷史,一段任何人都不能扭曲和更改的歷史。
令人慨嘆的是,罪行館的設計者是日籍世界著名建筑師磯崎新。樊建川說:“邀請磯崎新先生來設計侵華日軍館,就是想搭建中日文化交流平臺,通過冷靜、理性的反映歷史,讓批量日本觀眾也走進博物館回憶、正視這段歷史。”他說:“中日兩國交往的前1000年有900年好、100年差,我希望今后1000年中日友好,只有兩國民眾對歷史文化達成共識,中日才可能和平。”
作為反戰人士,磯崎新在談到為什么會接受邀請設計日本侵華罪行館時,他說:“日本侵華戰爭是回避不了的一段歷史,是無法抹去的事實。我希望從人文本身去反映歷史的真實性,以此正視歷史、展望和平。”
走出建川博物館,回首望去,博物館門柱在風中屹立,上書“為了和平,收藏戰爭;為了未來,收藏教訓;為了安寧,收藏災難;為了傳承,收藏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