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探訪西藏木如寺印經院:古老文化薪火相傳

2014/12/2 11:54:54 點擊數: 【字體:

  中新社拉薩11月29日電 題:探訪西藏木如寺印經院:古老文化薪火相傳

  作者 白瑪卓瑪

  拉薩市北京東路一間宅子門面樸素,與普通藏式大院無異,走進院門,卻能聽到嘩啦啦的翻紙聲、聞到淡淡的紙墨香。西藏唯一的印經院——木如寺印經院就坐落于此。

  雖然地處拉薩市中心,木如寺卻鬧中取靜。清晨,煨桑爐里焚燒著松柏枝,裊裊青煙飄上碧空。爐前煨桑的卓嘎老人,熟知木如寺的歷史淵源。

  卓嘎說,拉薩城內有新舊兩座木如寺。舊木如寺位于大昭寺東北方向,吐蕃時期屬藏傳佛教寧瑪派。由于舊木如寺周圍空間狹小,后來才重新修建了這座新木如寺。

  新木如寺始建于五世達賴喇嘛時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寺院建筑前低后高,寺前部為僧舍,后部為主殿。

  木如寺印經院成立于20世紀80年代,是目前西藏僅有的一家佛經印刷廠。院內以煨桑爐為界,往北屬于木如寺,其余部分為印經院。印經院現有38名印經工人,其中不乏有著二三十年經驗的資深印經人。

  印經院目前依舊采用古老的雕版印刷,藏有320部藏文佛經,共計12.8萬塊長方形雕版。印經人格桑達瓦介紹,院內現有《甘珠爾》100部、《丹珠爾》225部,有《甘珠爾》雕版48189塊,《丹珠爾》雕版65073塊。

  “這部《甘珠爾》,原先珍藏于布達拉宮西印經院內,其全名為‘崗堅朋地登尊康’,意為雪域福利大藏庫。”格桑達瓦說。

  印經房里不時傳出滾筒擦碰經板,有節奏的“哐哐”聲。年輕力壯的工人,每兩人一組,相對而坐,經版置于兩人之間,一人負責用刷子在經版上刷墨,并將紙準確固定在印版的拓面上,另一人手持滾筒,自上而下雙手推過,迅速揚起,揭開,一頁經書即印出。

  源于對信仰的虔誠,木如寺印經院嚴格按傳統處理每一道工序。刷墨、鋪紙、轉印、掀起....。。這樣的過程,兩人配合默契,一氣呵成。

  木制的經版歷歲月變遷卻完好如初。格桑達瓦說,制作經版的材料是西藏常見的紅樺木,在秋天取材,經熏烤干燥,放在羊糞中漚一冬天后,取出洗凈,再經水煮、烘干、刨光成型,才能刻版。

  經版和畫版出入庫都要簽名登記。每次用完之后,也要經過嚴格的程序洗刷,清除滯留在印版文字、圖案間的墨泥或朱砂,然后涂上酥油才能入庫,這是經版歷百年而不腐的秘密所在。

  此外,印刷經文所用的紙,是用一種叫“瑞香狼毒”的草本植物的根莖熬制的。這種植物也是一種藏藥材,具有輕微毒性,制成的紙,顏色微黃,質地較粗厚,柔軟不易折皺,同時還具有防蟲蛀、防鼠咬,久藏不壞的特點。

  用墨方面,經典經文一律用朱砂印刷,其余選用上等松煙墨或白樺樹皮熏制的煙墨,為改良墨質,還摻入粘性藥材佛手參、松香等。

  由于現代技術的發展,藏文印刷、電腦軟件等在印刷行業中盛行,但是木如寺印經院仍秉承古老傳統,保持手工操作。

  今年以來,印經院已完成10000多版經文的印制。格桑達瓦說,印版間薪火相傳的古老文化,經板與朱砂的磨礪中存在的精神價值,是他們心之所向。

  由于年代久遠,木如寺印經院的建筑亟待修繕,目前中國佛教協會西藏分會等相關機構正在著手其維修保護項目。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2014-12-02)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