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2月12日至13日,湖南省博物館舉辦的“紀念馬王堆漢墓發掘4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長沙召開,來自加拿大、美國、英國、德國、新加坡和我國等國家和地區的110多名知名專家學者與會。
40年前,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50余種簡帛、700余件大部分保存完整的漆器和現代手工藝無法完成復制的絲織品等重要文物,被稱為20世紀中國乃至世界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40年來,海內外學術界對馬王堆漢墓及其出土文物的研究從未中斷,參與研究的海內外學者多達2600余人,迄今已出版關于馬王堆漢墓研究的人文、自然科學著作300多種,論文達4000多篇,可謂碩果累累。
研討會旨在紀念馬王堆漢墓發掘40周年,促進考古、簡帛等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湖南省博物館向與會專家介紹了近10年來馬王堆漢墓研究中最具典型性與代表性的新成就——《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和《馬王堆漢墓漆器整理與研究》。國內外一流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會聚一堂相繼發言,或從自身親歷的角度回顧馬王堆漢墓的發掘,或發布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從各自研究角度探討馬王堆漢墓發掘的意義。湖南省博物館原館長高至喜發表題為《一次規模空前的考古發掘——馬王堆二、三號西漢墓發掘的簡要回憶》的發言。從當初參與主持發掘,到后來的持續研究,高至喜為馬王堆漢墓耗盡心力,在他看來,關于馬王堆漢墓的研究,仍處在初級階段,要真正全部揭開墓中的秘密,至少還需要上百年的努力。(鄧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