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月15日,首屆中華飲食文化綠色產業發展論壇暨2014湖南飲食文化產業經驗交流大會在長沙舉行。圍繞飲食文化產業發展方式、飲食文化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問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展開了探討。
近年來,隨著非遺保護工作的推進,湖南越來越多的傳統美食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如楊裕興面條、玉和醋、火宮殿八大傳統小吃、古丈毛尖茶、武岡鹵菜、雕花蜜餞、酒鬼酒、永豐辣醬、安化黑茶等,這些非遺美食產業隨著關注度提高逐漸壯大。
湖南食文化研究會秘書長李安鳴介紹說:“目前湖南餐飲行業從業人員100多萬,年產值突破千億元。安化黑茶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后,全縣黑茶種植面積增加,年產值增加到數十億元。”他表示,實現飲食產業的快速發展,必須注重挖掘飲食文化的內涵。有效保護利用這些“舌尖上的非遺”,將成為湖南食文化研究會的重點工作。湖南省文化廳非遺處處長顏喜表示,湖南在“舌尖上的非遺”保護方面成效顯著。湖南飲食文化產業從業者應將保護“舌尖上的非遺”作為一項長期工作,并在此基礎上實現飲食文化產業的產值倍增。(張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