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杭州考古新發現破解諸多歷史謎團

2015/1/27 15:26:35 點擊數: 【字體:

杭州考古新發現破解諸多歷史謎團

圖為杭州五代吳越國捍海塘遺址考古現場發現的草鞋 資料圖片
 
   “錢王射潮”的傳說和史實是否相去甚遠?良渚文化中有些什么時髦的生活用品?折損了梁山十二條好漢的嚴州府又有著怎樣的布局?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杭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召開的“發現杭州——杭州考古工作年度盤點”新聞見面會上,隨著諸多考古新發現的逐一亮相,這些謎團被一一破解。

    錢塘江畔有一座“錢王射潮”雕塑,傳說吳越王錢镠見潮水沖擊,命令弓弩手張弓射潮,潮水因此后退。

    這傳說的背后,是五代吳越國為抵御錢江大潮侵襲修建捍海塘的史實。

    2014年6月5日至11月15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上城區基本建設,在江城路以東原江城文化宮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出了更為完整的五代吳越國捍海塘遺址。其實,早在1983年,杭州江城路公交工程施工時,就曾發現過其中的一段。

    海塘呈南北走向,橫截面為梯形。首次發現的以柴草和竹編加固海塘的做法,基本證實了史料記載的,捍海塘修建是采用“造竹絡,積巨石,植以大木”的修筑方式。

    五代吳越國捍海塘遺址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并保存的最早海塘實物。當時,它不但抵御住了錢江大潮的侵襲,也奠定了杭州在五代乃至南宋臨安城時期的城市格局。

    捍海塘后經三次不同規模的修繕、增筑,直到北宋中期,捍海塘被逐漸廢棄。

    遺址中與唐五代瓷器殘片、南宋龍泉窯瓷器等文物一起被發現的還有一些果核、稻谷、豬骨、雞骨和草鞋。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考古專家郎旭峰說:“可能是當時的修塘工人留下的,當時勞動人民都習慣穿草鞋。蘇東坡‘竹杖芒鞋輕勝馬’詩句中所說的‘芒鞋’就是草鞋。”

    在發布會展示的眾多古物中,一只寬度大約5厘米,有著黑色斑紋的白色玉鐲,吸引了許多愛美人士的目光。可別小瞧了這只玉鐲,這可是良渚文化時期頗“潮”的時尚單品。

    玉器和石器等裝飾品不僅體現了史前人類愛美的需求,在當時也是社會地位和財富的象征。

    杭州半山地區古遺跡眾多。此次在石塘工業園八卦墩遺址中,考古人員共發掘出64個呈層狀堆積的古遺跡,跨越良渚文化、戰國和漢魏六朝3個時期。

    在遺址中保存較為完整的良渚文化層,出土了不少玉璜、玉管、玉串飾、玉錐型器及石鐮、石耘田器等玉器、石器和陶器。雖然八卦墩遺址因為年代久遠,部分時期的地層已遭到破壞,難以分辨,但仍可以體現出該地作為人類聚集區的一種延續性。

    讀過《水滸傳》的人想必對嚴州府并不陌生,《水滸傳》后四十回中所寫的宋江征方臘的故事就發生在此地。烏龍嶺一戰梁山折損十二條好漢,損失慘重,而烏龍嶺正處在古時嚴州府通往杭州乃至以北地區的重要官道上。

    建德市梅城鎮,史稱嚴州府。根據文獻記載,唐后曾有三次筑城歷史。因為地理位置險要,是兵家必爭之地,便在四周筑墻用以防御。

    今日的梅城鎮,依舊保留了元末明初所筑嚴州府城的格局,還能循著一些線索,找到一些舊址。原來嚴州府治衙署的所在地,現在成了嚴州中學。

    去年,為了修建新建新安江防洪大壩,考古工作者們對南城墻大南門至小南門段的明清城墻進行了再發掘。當年曾是水運貨物集散地的大南門外,只殘存下一排房屋的地基。(本報通訊員 李蜀蕾 嚴蓓蓓 本報記者 嚴紅楓)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