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山西記者 郭志清 通訊員 李智蘭
近日,在山西省第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期間,山西省人大代表、運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建合與多名代表聯(lián)名提出對關圣文化建設群制定專門保護條例,用法律法規(guī)來保護關圣文化建筑群。
張建合介紹,在長達1800多年的時間里,關公文化中“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鼓舞了無數(shù)仁人志士。保護好關公文化建筑群,尤其是在依法治國的新形勢下,以法律條文的形式加強對關圣文化建筑群的保護,對弘揚傳承關公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關圣文化建筑群”位于運城市鹽湖區(qū)解州鎮(zhèn),包括解州關帝廟和常平關帝廟,是全國創(chuàng)建最早、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關帝廟建筑群,被譽為“天下武廟之祖”。據(jù)了解,從2011年起,解州關帝廟文管所開始進行“關圣文化建筑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前期準備工作,經(jīng)過2年的努力,2012年11月,“關圣文化建筑群”被列入我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2013年全面啟動“關圣文化建筑群”申遺工作。
為做好關圣文化建筑群的保護和管理工作,使之能夠世代傳承永續(xù)存用,近年來運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進一步加大“關圣文化建筑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力度,2013年4月15日,市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運城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關圣文化建筑群保護的決定》,市政府組織有關專家和相關部門起草了《山西省運城市關圣文化建筑群保護管理條例(草案)》,并向省人大常委會進行了報告。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就《山西省運城市關圣文化建筑群保護管理條例(草案)》進行了立項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