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云樓是北京最早的魯菜館之一,始建于清道光年間(公元1820年),恭親王等達官顯貴都曾是慶云樓的常客。上世紀二十年代慶云樓因老板另擇他業而關張,遣散的廚師和伙計們被以往的老主顧們爭相請走,逐漸形成了后來著名的“京城八大樓”——慶云樓、東興樓、泰豐樓、致美樓、鴻興樓、正陽樓、新豐樓、春華樓。
隨后的歲月,慶云樓多次易主,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慶云樓原址已經變成了住家,主人姓朱,從事裱畫經營。1990年,啟功先生來此裱畫,說這里是慶云樓飯莊原址,然后寫下“慶云樓飯莊”和“揭褾古今名人字畫”兩幅字。
此番重張的慶云樓為三層實木建筑,大部采用榫卯結構。由于是原址重建,所以遵循古建修復中修舊如舊的原則,木頭保持本色盡量不用清漆,走進樓里能聞到清幽的木香。
西城區有關人士表示,慶云樓已向北京老字號協會遞交申請,希望被認證為“北京老字號”,但能否成為“北京老字號”,還需經過專家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