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高密市有個聶家莊村名氣很響,因為家家戶戶捏泥人,被稱為“捏家莊”,國家級非遺聶家莊泥塑就產自這里。“孩子哭,找他媽,他媽買個泥娃娃,逗得孩子樂哈哈”,這首童謠真實地描述了當地人對“泥娃娃”的喜愛。
我走進有著400多戶人家的聶家莊村,草垛上、院墻上、房間里,到處可見花花綠綠的泥塑作品。“聶家莊泥塑相傳始于明代,在上世紀四十年代達到了興盛時期,村里有大集,各地購買者絡繹不絕。”年過七旬的聶佩斗,自幼跟隨祖父學做泥塑,是第二十二世傳承人,創作了“吉祥三寶”“特大五福叫虎”等系列作品。聶佩斗介紹說,聶家莊泥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叫虎”,虎體分為首尾兩部分,中間用柔韌的薄羊皮連接,里面裝上葦哨,用手來回按動就會發出咕咕的叫聲。在過去孩子們玩具少,泥叫虎很受歡迎。他清楚地記得,當年在附近村莊,拿三個不大的叫虎,就能換來一斤小麥。
“我們兩口子一年能掙二三萬元,重要的是不耽誤農事。”今年62歲的聶希坤,原來也一直外出打工,現在歲數大了,他回來和妻子一起捏泥人。”現在,全村在制作泥塑的人員中近八成是60歲以上的老人,歲數最大的藝人是聶希蔚,今年78歲,他見證了泥人由興盛到衰落再到興盛的過程。聶希蔚說,如今高密聶家莊泥塑是全國非遺保護項目,他們希望更多年輕人繼承這份祖業。